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惠中模式”——好人教育
作者: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秦德增
發布時間:2015-05-14 11:30: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前,在信息化、網絡化、多元文化碰撞交流及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學校怎樣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省級標準化高中戶縣惠安中學立足實際,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好人教育”新模式、新路徑,就給我們提供了成功答案和典型示范,值得各地各學校學習、借鑒。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綜合運用課堂教學、實踐養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傳等方式,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以誠信為核心,始終把品德的培養放在第一位,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現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庭,做一個好兒女;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在未來,做一個好棟梁!讓每一個人都活出精彩!其具體做法是:一、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通過創設“誠信售水”、“誠信借書”、“誠信大使”評選三種情境,培養好人品質;二、圍繞課程改革,構建以生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TPR課堂教學模式,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豐富課程資源,培養好人素養;三、實施“321師生評價體系”,創新評價方式,豐富評價內容,擴大學生表彰面,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彰顯好人個性;四、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學旅行、“草根論壇”、創建社團、文藝展演、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社會調查、家校聯系等豐富多樣的系列活動,提升好人品位;五、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宣傳好人的道德標準和要求,建成“321”獲獎師生笑臉墻,制作好教師、好學生事跡展板等,傳頌“校園好故事”“校園好聲音”,營造好人教育良好文化氛圍,展示好人風采;六、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建立“1234”科學管理系統(一指學校發展規劃委員會這一核心;二即“行政推進”和“民主監督”兩大中心;三指學生發展部、教師發展部和學校發展部三部組織;四是學校發展規劃及組織實施的四級平臺),確保“好人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戶縣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是學校實現“高品位、精內涵、強特色”辦學目標的新突破,取得了顯著實效和良好社會反響。師生綜合素養不斷提升,愛老敬老、愛心捐贈活動廣泛開展,“好人”不斷涌現, 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高,辦學經驗得到肯定,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發展。多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及知名網站,對學校創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進行了報道和宣傳。實踐證明,惠安中學“好人教育”的經驗和做法,是我省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為全省各地各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成功的示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衷心希望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這把火越燒越旺,碩果累累,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示范品牌。衷心希望全省各地各學校學習、借鑒惠安中學 “好人教育”的做法和經驗,以學生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從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等多個維度,系統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各地各學校形成燎原之勢,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常態,培養青少年學生做有理想、強自信、懂自尊、能自強、高素養、講文明、有愛心、知榮辱、守誠信、敢創新的中國人!
(作者系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