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崇敏: 辦有靈魂的教育
發布時間:2015-05-11 11:22: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愛是什么?愛是情懷,愛是智慧,愛是悅納,愛是真誠,愛是感恩,愛是責任,愛是人性的光輝,愛是社會的磁場。愛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愛是心靈感應,不是山盟海誓;愛是情感自覺,不是政治誘騙。柏拉圖說過:“真正的愛是下凡的靈魂對真實存在和美善的回憶和渴望。”中華民族是崇尚愛的民族,具有愛的優秀傳統。儒家的“仁愛”,墨家的“兼愛”,道家的“上善若水”之愛,無不閃爍著人類愛的光輝。人類因愛而存在,民族因愛而延續,人因愛而崇高。但在現實生活中,人類最缺的是愛,中國最稀缺的是愛,人自身最稀缺的也是愛。辦有靈魂的教育就是使教育充滿著愛,放射著大愛、真愛、至愛的光輝。首先教育要培養有大愛之心的人。使受教育者學會愛,懂得愛,會施愛。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愛智慧,愛自然,愛宇宙。第二要建設有愛心的教師隊伍。教師要熱愛教育,忠誠教育,熱愛學生,奉獻學生。要對教育充滿情懷和理想,以愛心滋養愛心,以情感點燃情感,以智慧傳承智慧,以價值構建價值,以創造激發創造,以幸福傳承幸福。第三要崇尚真理。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學校是大愛的磁場,是真理的殿堂。學校要傳播真理,認知真理,實踐真理,捍衛真理;教真知,學真實,做真人,行真事。第四,要樹立教育尊嚴。所謂教育尊嚴就是因教育事業的神圣,而使全社會對教育有敬畏感,使教師為從事自己的事業有自豪感,使一切教育工作者對生活有幸福感。不但教師要樹立職業尊嚴,國家和全社會都要樹立教育的尊嚴。第五,用規則看守教育。體制興教,機制興校。國家、政府和學校都應努力創造激發教育情懷,培養教育愛心,擔當教育責任,肩負教育使命的體制機制。進行規則教育,增強規則意識,用規則培育愛心,用規則守護愛心。第六,構建和諧共振的共生價值。傳播和踐行自由、民主、平等、公正、誠信、和諧、法治、幸福的共生價值觀,促進家庭、團隊、民族、人類共同生存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