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幾年的英語中考書面表達,作文題目越來越活,給出的信息也越來越少,學生要根據少量的已知信息寫出80多字的一篇完整習作,是很困難的。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成了我們初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寫作對準確使用語言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說話時,可以借助手勢、面部表情等肢體語言,還有說話的語氣來表達。但是寫作卻大不相同,信息的傳達只能通過語言符號。只要我們開始寫作,就必須特別注意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問題,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口頭語,還有句子的結構或標點符號。在練習寫作的過程當中,就必須注意寫作的步驟,按照語言學習的規律,英語寫作教學的次序應為:詞——句——篇。“詞”是基礎,“句”是過渡或橋梁,“篇”是目的。整個訓練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一、英語寫作的主要方法

寫學生寫作,老師校訂評分式的英語寫作教學已根深蒂固。在這樣傳統的寫作課堂中,寫作被當作是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而很少考慮到寫作本身的過程和目的。我認為初中階段寫作應該按照以下的步驟來練習:

第一步:仿寫。

要求學生仿照課本、練習冊中給出的范文寫作,但是不要局限于給出的詞匯,要會使用已經掌握的詞匯來替換范文中的詞匯、短語或句子。

第二步:引導學生寫。

引導學生書面表達有許多形式,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我在講解完課文中的短文后,經常讓學生先讀,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短語和中心句等。那么在練習寫作時首先給出關鍵詞和短語,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樣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可減少審題環節,不讓學生感到無從下筆,而且學生很容易理清寫作思路。這樣由淺入深的訓練方法,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漸漸地學生對書面表達產生了興趣,克服了恐懼心理,從寫作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第三步:自由發揮。

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設計開放性的寫作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讀寫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識別、判斷和改錯的能力,更能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和豐富的想象力,還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

第四步:集體校正。

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循序漸進,根據學生之間的層次差異,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顧及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佳作點評和錯例糾正都是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的恰當點評,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在學習書面表達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從而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自省和反思自己的不足,調整學習策略和心態。

二、教師在寫作課堂中的角色

我認為教師應該是寫作課堂中的作者、讀者和教練。

作為作者,教師自己必須在課前提前寫作,并且反復地修改自己的習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寫作各種題材的能力,平時必須頻繁的、廣泛的攝取各種關于寫作的知識,這樣才可以很好地去指導學生的寫作。

作為讀者,教師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習作忠實的讀者,認真地去閱讀學生的每一篇習作,仔細地體會學生作文中的細節,努力找出發光點閃光點,但同時也要給予準確的點評,讓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的作文很重視,而不應該只是泛泛地閱讀,并且倉促地給予評價。

作為教練,我認為就像學習游泳一樣,不能只是傳授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下水去實踐,如果不跳入水中去掙扎去實踐,那么任何人都學不會游泳。學習寫作也是一樣的,離開實踐,只是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學生是不會真正的學會寫作的。所以教師應該像教練一樣“從旁指導”,這樣學生學得既快又好。

總之,初中的寫作教學應貫徹整個初中階段,內容要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有話可寫。練習的步驟應由易到難,訓練的形式要多種多樣,聽說結合,把聽到的能夠說出來,把說的能夠寫出來。所以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不斷研究,并總結出適合具體學生和具體教學目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