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點燃, 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散步》一課教后感言
作者: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鄉初級中學 徐元邦
發布時間:2015-04-13 11:31: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散步》是一篇歌頌親情的文章,通過選取祖孫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這個生活側面,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濃濃的親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間。親情是人間永恒的主題,也最能打動人心。本文篇幅短小,寫身邊小事、訴心中真情,學生們理解起來似乎并無難度。
就要給學生們上《散步》一課了,盡管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早已成竹在胸,但我還是反復琢磨,今天能不能和同學們產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能否和學生們同享這篇優美的散文?在走向教室的過程中,我突然產生了靈感:談真情,說自己。
當學生們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結束后,我深情款款地說:“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港灣,其間雖然也有許多‘傷心事’,但這些只不過是其中的小插曲,小浪花,更多更難忘的是家庭的親情關愛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幸福。老師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中。早上,老母親為我按時熱好一杯牛奶;中午放學回家,兒子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今天他的作文又獲獎了;尤其讓我難忘的是2000年冬天,孩子患了急性肺炎,我和妻子抱著重病的孩子,坐著蘭駝車連夜從山區趕往五十公里外的縣城醫院,當夜十二點住進了縣醫院急診室。第二天天剛亮,我年已七旬的父親出現在急診室門口,拖著疲憊的身子,一臉憔悴,急切地問我,孩子好些了嗎?目睹此景,一股不可名狀的感激涌上我心頭,熱淚奪眶而出……”說到此時,許多學生已經感動得淚花閃閃,小聲啜泣。我便順勢導入: “今天,讓我們隨著莫懷戚先生一家去田野散步,體會一下他們一家三代人之間其樂融融的幸福。”學生輕聲朗讀,體會,并以“我喜歡…… (人物名) 理由是……”的句式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讀后感。
各小組都結合課文片段或細節發表了自己的獨特看法,課堂出現了群情激昂,暢所欲言的氛圍,課文的內容已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學生們的心中。在暢所欲言之后學生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家庭。抓住時機我又引導學生來了一個真情對話:“莫懷戚先生一家孝老愛幼,其樂融融,你們家中也有這樣令人溫馨而難忘的幸福瞬間嗎?”一陣沉靜后,學生陸續舉起了小手,真誠地訴說起自己的親情體驗。有的學生說一次過生日全家聯歡的情景,有的學生說一次去旅游時爸爸對自己的關心,有的學生說自己每天上學時媽媽輕輕的叮嚀和深情的囑咐……一次次真摯的表達和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其中武玲同學的發言尤為感人。她說,爺爺奶奶平時特別疼愛她,對她的學習、生活關心得無微不至,可是她在昨晚夢見爺爺去世了,夢中她好傷心,好難過……說著,說著,她哽咽地說不下去了,最后竟哭出聲來。聽著,聽著,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 ,教室里一片安靜,此時無聲勝有聲 。
在片刻的沉默中,大家都受到了感染。調整了情緒之后,我又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探究活動 ——美點追尋?!巴瑢W們,課文除了情感美,還有許多給人以強烈美感,給人以最自然的思想啟迪和寫作方法示例的優美句段。比如課文開頭就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有詩意的鏡頭。你品出了課文哪些美,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一陣小聲朗讀和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們思維的火花閃現出來了 。有的學生說,課文美在細節描寫上,課文中寫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這個細節讓我想起了平日里奶奶對我的關心和疼愛;有的學生說,課文語言很美,第四自然段里這樣寫:“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大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淡,有的濃。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弊x到這兒,我也感受到了初春田野的清新與自在,還感到了生命的可愛。就這樣,一個個獨特見解脫口而出,一段段精彩發言妙語生花,盡管稚嫩,卻又是那么真誠自然。我心里一喜,這情景不正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老師當教練,學生踢足球”的教學境界嗎?于是我亮出課后作業:以“我愛我家”為話題,用優美的語句寫出你所感受到的親情。
回到辦公室,我覺得意猶未盡,便一氣呵成,寫下今天我在課堂中的感悟:用真情去點燃,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