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提高高中物理 探究式實驗課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山東省膠州市實驗中學 徐靜麗
發布時間:2015-04-13 16:07: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通過實驗總結出知識和理論,通過實驗展開對問題的探究和研究。基于此,展開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采取恰當的策略引導學生展開交流合作、應用探究、實踐分析,能強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現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
一、創設情境,奠定實驗探究基礎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創設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導學生互助合作與實踐探究,從而展開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過程,不斷拓展與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讓學生探索出新知識與新方法。
例如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知識時,設定探究式實驗主題“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點。探究實驗過程中,可以運用書本上的重物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方法,也可以自制擺,或者借助DIS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產生質疑和疑惑,并展開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結合實驗方案、實驗目標,運用實驗條件,展開實踐探究。通過探究式實驗展開過程,強化知識與能力,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合作學習,展開自主實驗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需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實踐與合作交流學習模式。開展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需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展開自主實驗探究。通過制定探究性實驗策略,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能力,完善知識與方法。
例如學習“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時,學生知道由擺場、周期再結合重力加速度公式即可求得。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改變小球體積與質量、改變擺長、改變重力加速度(增設磁鐵)等方法是否還能得出當地準確的重力加速度?”通過不斷轉變思路,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與實踐探究,促進學生共同提升。
三、總結歸納,建立知識體系構架
探究式實驗教學需要重視對知識的總結歸納,重視反思與評價過程。發現探究式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策略,引導學生完善學習方法,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反思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的不足,改進實驗方法,類比推廣,吸收經驗和教訓,不斷提升學生能力。
例如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與內阻”探究式實驗中,除了書本上的作圖法與計算法來處理實驗數據,還需要學生真正投入到實驗過程中,教師設計不同的場景“如果沒有電壓表(電流表),有電流表(電壓表)和其他元件,如何實施實驗?”由探究式實驗,引導學生總結與歸納,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
四、拓展實踐,促進學生思維發散
知識的最終目標是應用于生活實踐,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并展開理論——實踐——拓展——歸納的學習模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在學生了解了基本的知識與技能之后,通過相互交流與合作探究,挖掘潛在知識,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展開應用探究,實踐探究式學習模式,強化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拓展實踐的變式訓練,是知識的歸納、總結與反思的過程,也是深入理解與實踐應用的過程,通過變更概念非本質特征、條件、問題等,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思考與應用,進一步鞏固學生知識與能力。
例如在學習“拋物運動”相關知識時,教師設定“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的實驗主題,結合對比實驗法和描軌跡法展開實踐探究過程。在學生深入了解相關理論知識并掌握書本上的探究性實驗以后,展開拓展實踐,促進學生思維發散。觀察分析帶有小孔的水瓶在自由落體、靜止不動、自由上拋這三種情況下,是否會漏水,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失重、超重的理論與應用。之后延伸到細線、細桿上小球通過最低點、最高點時速度的關系,來探索生活中的安全問題——過橋(凹形橋、凸形橋)時的速度區間。
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合作學習、總結歸納、拓展實踐等一系列過程,展開完整的實驗分析與應用探究,使得學生能夠在深入理解理論的同時,強化應用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時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