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究
作者:陜西省府谷中學 李 靜
發布時間:2015-04-13 16:02: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語教學更是如此。英語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狠抓單詞、短語、習語及語法教學,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習慣,突出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從而達到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如何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把握英語教學的實質,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高是首先應該思考和必須應對的問題。
一、英語課堂的教學現狀
著眼學生全面素質提升、淡化現行應試教育評價是教師放手課改、進行英語實踐活動的前提基礎。目前,雖然素質教育不斷得到推進,但對英語教學來說,應試教育的束縛仍然根深蒂固,唯分數、輕能力的評價體系依舊大行其道,教師如果還因循守舊,閉關自守,逼著學生題海沉浮,視分數為尚方寶劍,只求一時的小利平安,必然會對英語課改帶來極大的傷害。教師只有轉變了教學理念,削弱了應試教育評價的負面影響,才能抓住英語教學的功能作用,從而放開手腳積極地創設教學情景,富有創造性地組織開展各種英語實踐活動,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就會在逼真的情景應對中得到培養和加強,學生才會在豐富的英語活動中鞏固知識基礎,掌握言語技巧,全面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多做鼓勵性點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我認為鼓勵的效果遠比批評的效果好的多, 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使單調乏味的反復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新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相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學生雖然英語學習基礎較差,但他們同樣有很強的自尊,而且對教師的評價非常敏感,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學生的心理特點,善于發現每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如一次大膽的提問、一次偶然的發現、一次主動的探索等,充分肯定,多加鼓勵,對于錯誤要及時加以糾正。要讓學生知道學習英語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學習,都會取得好的成績。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有利于教師的發展,有利于課程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全面增長,有利于學習成績的快速提高。
三、創設情境導學,激勵學生課堂表現欲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符合新課標理念下新的教學目標與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完善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都要符合學生的本能與天性。生動有趣、重在實踐的語法教學方法有助于營造出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環境,不僅有利于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發展。
四、注重英語教學過程,促學生主動探究新知
新課標強調: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運用階段要搭建語境支架。這里所說的語境支架就是要體現語言運用的情境,強調語言的運用,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通過不斷地強化訓練,來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在語境支架搭建方面我認為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語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建立起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讓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可以學以致用,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會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持之以恒地學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