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探析
作者:陜西省合陽縣合陽中學 張紅芬
發布時間:2015-04-13 16:24: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只有教師更新了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不斷總結反思有效語文課堂的策略。現將自己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與大家分享。
一、自主預習,任務明確
在新課改下,自主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中,學生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因此,我在有效課堂教學中非常注重自主預習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才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自主預習中,我會給學生布置明確的任務,讓學生明確任務,自主預習。如在預習《師說》一文時,我設計的自主預習任務是:①學生自主翻譯全文,并在課本中標注一些重點的注釋、文言現象。②掌握重點詞語:句讀、郯子、諛、貽、六藝經傳。只有讓學生自主預習,任務明確,學生才會積極地走進課堂。
二、創設情境,激情導課
在有效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激情導課也是關鍵的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導課,能讓學生很快融入課堂,能緩解學生的疲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有效發揮學生的潛能。創設情境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剛開始上課時,學生還沉浸在下課的喧鬧中,心情激蕩,若要突然集中到課堂上來就像奔騰的激流遇到了攔路的巨石,會激起反擊的浪花。如在學習《竇娥冤》這篇課文時,我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上課前表演戲劇,學生們已完全投入到竇娥悲劇的情境中,感受竇娥的冤屈、竇娥的善良、元代社會的不公。
三、挖掘難點,合作探究
在新課改的實踐摸索中,我越來越感受到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在每一堂課中,有教學重難點的問題,我會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研討問題的答案。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根據自己自主預習的內容,在同學之間平等的探究、思考,對知識點進行深一層的理解把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小組同學可以討論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見解、看法。如有不同答案,學生可爭論探究。如有疑問,小組代表可置疑提問。如在學習《雷雨》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一個合作探究題:周樸園對魯侍萍究竟有沒有情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后,有些學生認為有感情,認為30年前周樸園真心喜歡魯侍萍,只是受到家庭的逼迫,不得已讓侍萍離開,后來的回憶也是感情的真實回憶;還有一些學生認為30年前是有感情的,后來的回憶是虛偽的;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認為是沒有感情的,30年前是玩弄,現在是虛偽。30年前他的愛情是自私的,現在的回憶也是自私的、虛偽的。通過學生們的討論,我能感受到學生們對周樸園與魯侍萍兩人感情糾葛的理解,深切理解了雙半社會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本家的自私和虛偽。
四、學會反思,寫出感悟
在語文的有效課堂實踐中,我也越來越覺得每學完一篇課文,學生們都應該有自己的真實感悟,談出自己的看法,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如在學習《蘇武傳》這篇課文時,我課后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蘇武,我想對你說。要求學生寫150左右的片段。當看到學生們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時,當感受到學生為蘇武那種堅定的信念所折服時,我深深地被學生的話語打動了。蘇武堅韌不拔,經久不衰的愛國意志;蘇武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嚙雪吞氈,頑強活下來的勇氣、毅力,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讓學生們敬佩。
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只有教師更新了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在教學中不斷探究新的教法、新的學法,讓學生多讀、多寫、多記、多感悟,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才能讓我們的課改之花更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