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多媒體進入教室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環境,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接受的信息量。然而黑板與多媒體并存,使得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不能很好地整合。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被世界公認的有效提高師生交互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之一,有利于教師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概述

我國學者丁興富,從教學交互的特性上對交互白板定義如下:交互白板(Interactive white board)是電子感應白板(硬件)與白板操作系統(軟件)的集成。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集軟硬件系統、資源系統的平臺,整合了電子、感應、網絡技術等,將傳統的黑板和現代多媒體技術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可直接在白板上進行電腦操作。走進課堂教學中,只需電腦、投影機、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相應軟件,將傳統的黑板、投影儀、電腦整合,即可構成完整的白板教學平臺。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被國外以及國內一些知名的學校廣泛應用。

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電子白板的應用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引起學生知覺、注意的高度自覺性。在傳統的課堂中,主要通過掛圖、書本等有限形式對學生傳遞信息,教者常感到無從下手,因為資料圖片較少,只能根據書本中的圖頁,自己盡其所能進行講解,所以很多的課堂教學都是給學生靜靜的敘述,學生靜靜地坐在那里聽,課堂就似一片死水,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容易打開,因而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致使欣賞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于是,將電子白板引入課堂,它不但具有計算機的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還能把許多資料展示出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涉及面更廣,優化了課堂教學。

三、師生互動有效獲取信息,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互動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手寫、注釋、視音頻播放、拉幕、探照燈、拍照、擦除等技術功能,可以直接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進行操作,也使得學生能直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些具體操作,教師還可以據此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將技術功能轉化為教學功能。與其他的信息技術相比,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在課堂上提供給師生更多的交流機會;教師也可以作為學者,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師生組成了學習共同體,這樣,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成為“交互媒介”。讓教師能夠更加自如地參與到學生中交流,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性的信息,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孩子很自然地實現了老師情感上的交流溝通,課堂更加活躍。

四、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提供了技術支撐

教師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之所以難以實現真正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無法完整的記錄保存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思路和想法,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自我反思時往往出現遺漏,從而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教學反思。同樣的,教研組在聽課后開展同伴互助式的評課議課時,也只能是憑著自己的聽課印象和聽課筆記,對執教者的教學過程進行一些簡單的描述,缺乏對教學現象和教學本質的深度思考。

五、利用電子白板,引領學生好學

交互白板軟件系統的內置資源庫以友好、方便的交互界面,為師生提供多種類型的、豐富的、教與學的資源。如在學習《蘇州園林》之后,學生對蘇州園林的美麗景象留連往返,恨不得馬上能到那里去游覽一番。看著學生那意猶未盡的情形,我馬上利用電子白板的資源庫,因為課前收集相關的影像資料放在了資料庫中,課堂中很容易帶出相關內容,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讓學生一邊欣賞蘇州園林的視頻,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使學生在視頻和教師的介紹中對蘇州園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激發他們對蘇州園林的熱愛之情。另外,庫中可放很多與學生相關的內容,如一些課外的補充資料,圖片、音頻文件、動畫……這些可以再課堂上隨時運用,還可以引導學生課后自己打開后去隨機學習。

雖然我也只是最近初涉交互式電子白板,但在實際運用中,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熟練掌握和運用電子白板技術,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中的呆板、不夠生動和課堂容量低的缺點。這不僅有效提高課堂教育效果,一定程度上能調動學生對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積極地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