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管理 提升質量——西安交大二附中教學管理一窺
作者:陜西省西安交大二附中 王 琪
發布時間:2015-04-10 16:22: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交大二附中是一所大學自辦附屬中學,近兩年我們加大了精細化管理的力度,使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落到實處。我們的具體做法有:
1.樹立“質量立校”,提高“教學成績”。
(1)通過借助課改、精細管理、教研開路、強化修養、經營課堂等一系列措施打造“精內涵、強特色、高品位”的品牌強校。
(2)倡導精心研究課標、精心鉆研考題、精心研究考綱、精心設計課案、精心經營課堂、精心選擇習題、精心培優補差、精心跟進輔導等“八精心”大幅度提高教學成績。
(3)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措施,如制定計劃到位,明確奮斗目標;學情摸底到位,教學有的放矢;質量監控到位,家校聯合保質;半期總結到位,逐人分析學情;專家指導到位,突破高原現象等為學生鑄就一雙翱翔的翅膀。
(4)教學研究開路,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小課題做大學問,解決課改中的具體問題;小研究培養大興趣,“導、講、練、提”導學稿改變學習方式;小研究增長大智慧,教師大發展,學生長進步。
2.踐行“科研興校”,提升“教學效益”。
(1)以課題研究為起點促進教師大發展。僅2013年度我校校本課題共立項50項,參與校本課題研究的教師高達86%,課題負責人占到教師總人數近49﹪。我校小課題研究著眼解決課改中的具體問題,問題具體,切口較小,時間較短,成效顯著。教師將課題研究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有機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加深書本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質疑探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實現了以往單靠接受性聽講難以實現的教育目標和教學效果。
(2)以專家引領為帶動,促進教師全面發展。作為大學區教學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我校一年來先后邀請省內著名教育教學專家趙明、李鴻、張韌等10位特級教師蒞臨我校培訓指導。各學科都組織本校資深老師或外聘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突破提升瓶頸,拓展提升空間,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3)同伴互助,研考結合。近兩年來,學校倡導“同伴互助,研考結合”的教研理念,堅持每周一次教研組活動,促進了同伴之間的研習互助。本學期開展的 “專題教研公開周”活動、“四課”公開課大比拼示范與研討活動,重過程,重實效,達到了研究交流共享、同伴互助提高的效果。
3.實施“文化強校”,促進“內涵發展”。
學校為全體教師購買《永不抱怨的世界》、《教師成就希望》等四本書,并舉辦教師讀書心得演講比賽、讀書沙龍活動。學校還特邀陜西師大文學院院長李西建教授為學校教師進行《文學欣賞中的文化風景》講座,大大提高了教師們的讀書興趣和文學欣賞水平。
在大力提倡教師讀書的同時,也在全校各年級學生中推進讀書工程,變借書看為發書、變自由借為有計劃有組織發、變自由讀為引導讀、變淺閱讀為深閱讀、變自己讀為合作交流讀并有激勵的讀。學校圖書室在三年的時間里采購新圖書12000多冊。
4.聚焦“高效課堂”,實現“輕負高質”。
本著走“內涵發展”之路,以聚焦“高效課堂”,“公開示范、以老帶新、相互借鑒、共同合作、研討提升”之目的,積極開展示范課、研討課、公開課和匯報課,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能,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素養。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有很多創新,如課堂整體的設計與調控能力明顯提升;重視反思與感悟促進專業發展;研討課的有效性和創新性突出;示范課的示范引領效果顯著。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再到教學反思,既體現了教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又體現了比較扎實的理論功底,顯示了我校近幾年校本培訓的突出成績和良好效果。評課方面更加重視研討與交流,突出特點是評課能做到:過程重于形式,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整體與細節并重,提高評課的有效性;預設與生成并重,提高選手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掌控性;評課與研討并重,提高整體教學能力。評課老師尊重上課教師的勞動和參與精神,充分肯定上課教師的成績,在實事求是地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時,務必給出可行的改進意見。因此在各種課型結束后,各教研組都能組織所有參與者及評委共同認真地研討交流,開誠布公地提出建議,目的就是共同提高。
在以上四項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學校還推進“素質教育”、追求“個性發展”,落實“養成教育”、鍛造“學校口碑”,注重“務實創新”、聚焦“和諧發展”,發揮“輻射帶動”、打造“特色名校”,實現了學校教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