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下的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欄桿堡九年制學校 牛美麗
發布時間:2015-04-10 16:19:5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中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于基礎英語教學中的一條主線。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誤區
有的教師甚至認為,中學英語語法教學已經不重要了,并簡單地認為實施新課標就是淡化語法教學,教師不用再關注基礎語法,更不需要再研究語法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他們只是對教科書上的語法內容照本宣科地讀讀講講過一遍,對語法知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學生對基礎語法知識和知識結構掌握不牢,致使學生不僅不會用得體的英語準確地進行口頭表達,更寫不出幾句沒有語法錯誤的英語句子。只有等到學生進行英語能力測試,教學效果低下時,教師方才發現語法的重要性。殊不知,他們已經使教學走了彎路,耽誤了教學時間,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語法教學中存在的難點
1、英漢思維、英漢表達的差異。
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對問題的表述方法上,確實存在許多差異,這些差異束縛了學生,成為他們英語學習中的困難。比如說,在地址表述中,英文是由小地點到大地點表達;而漢語,則習慣于由大地點到小地點表達。再例如,漢語表述:桌子上有幾本書。英語則表述為: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這種表達的差異性,在扭轉過程中,因需要調整、適應而造成一定的學習困難。
2、語法項目紛繁復雜。
每個單元都有新的語法項目,這些項目重現率低,運用機會少,也致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生疏。例如,在英語教材的單元中,蘊涵著各種基本句型和名詞、形容詞、代詞等各種詞性,還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狀語、定語等句式結構,以及相關的時態和語態的使用方法等等,都對學習形成壓力。
三、結合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采取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
1.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比如我們在教學名詞的單復數時,首先在學生學會單數的表達之后,馬上出示很多個物體的時候怎么說呢?于是就出現了名詞之后加“s”或者“es”的形式學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比如我們在講授現在進行事時態、過去進行時態時,就可以創設一個學生比較喜歡的人物。讓學生說說自己現在在做什么?自己喜歡的人物這個時候在做什么?自己昨天這個時候在做什么,自己喜歡的人物昨天這個時候在做什么?學生很快就知道了這兩種時態用法。不用教師講解很多。
2.在趣味性活動中教學語法。
趣味性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語法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趣味性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針對實際情況選用以下活動:
(1)在游戲中學習語法。寓教于樂不僅可以復習和鞏固所學語言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的語法內容時,教師可設計猜測游戲,將全班分成兩組,一組做動作,另一組用句型“What is he/ she doing ? He/ She is ……”猜測動作的意思,最后公布兩組得分情況。由于學生水平相當,每組學生求勝心切,所以參與意識較強,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這樣的趣味性活動中,學生既掌握了語法知識,也復習了所學詞匯,同時還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2)在角色扮演中學習語法。新課程標準話題項目表中列出的許多話題(如,朋友、購物、飲食、學校生活、旅游與交通等)都能夠讓學生根據所創設的情景,運用新舊知識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如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問路、指路者,使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的移動方位介詞和相關句型,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好。
當然了語法教學本來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實踐,去創新去想方設法,更需要實踐來檢查效果。沒有十全十美的教學法。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