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是班級中一個特殊的孩子。從前任班主任老師那里了解到:小丁的父母因為工作繁忙,把他完全交給了爺爺奶奶。而祖輩對孫兒寵愛有加,嚴厲不足,致使孩子的生活能力嚴重缺乏,而且孩子畏懼思考,不喜歡讀書,成績也不理想。對于小丁這樣的特殊學生,教師要動足腦筋。

一、課上多關注,給機會

在課前,我先了解小丁對新課文的預習情況,了解他哪里是掌握的。比如學習《識字5》,我了解到小丁能不看拼音讀出“雪、蠟、蛇、冰、繩”五個字,他還知道了蟒蛇和刺猬是冬眠的動物。我首先肯定了小丁的收獲,接著對他說:“在課上只要讀生字,你就大膽地舉手,因為你幾乎都會讀了。遇到不認識的字,老師會幫助你讀的。”上課時,只要遇到小丁會的問題,我的目光就停在他身上,看到他舉起像害羞的花朵一樣的小手,我的臉上露出笑容,馬上叫他回答。只要他回答對了,我就讓全班同學給他鼓勵,送給他掌聲。這樣試驗了兩三周,小丁能主動舉手了。

二、課下多輔導,補不足

1.尋求家長支持,家庭閱讀為先。小丁各科成績差,其根本原因是沒有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一個孩子題目做不出來,就讓他讀書吧!只有讀書才是提高成績的唯一途徑。我和小丁的媽媽交流:“每天除了常規的預習、復習作業,其余的時間都用來讀書,千萬不可再做大量的無效的試卷。最好的方式就是親子閱讀,和孩子一句一句地讀,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引導孩子聯系生活去理解。只有每一句都講通講透,孩子才會對讀書越來越有興趣。人往往對自己熟悉的東西或擅長的事物有自信。

2.每周一次補習,及時查漏補缺。為了讓小丁進步,我給孩子找了一個師傅,每天聽寫他10個詞,記下錯的,第二天聽寫新的詞前先聽寫前一天錯的詞。每周我都要和小丁進行一次交流,拿著錯詞記錄紙,和孩子一起找記住每個詞語的辦法。有時小丁是不理解詞語,有時是字太復雜了,小丁靠死記硬背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比如“暖”字,我會和小丁交流“太陽照在身上是暖洋洋的,所以是‘日字旁’;右邊的‘爪字頭’是小朋友的帽子,中間的‘一橫’是圍巾,戴上了真暖和;最下面的‘友’是小朋友,和小朋友靠在一起更暖和了”。有了這樣的分析,小丁的記憶效果明顯提高了。所以每周一次的集中補習,讓孩子不足的方面及時趕上來,對小丁知識的扎實掌握很有幫助。

3.練習開個小灶,趕超信心為先。語文每學習完一個單元都要進行一次練習。現在小丁平時知識的掌握還不錯,但是試卷中出現的一些新題型,會讓孩子十分緊張,本來會的題目也因為緊張一點也做不出來。所以,我采用了另外一種方式——讓小丁把試卷先睹為快。如果卷子中遇到了不會的題目,我馬上給小丁講解,直到小丁完全理解。第二天考試,小丁就會非常安心,因為他的緊張情緒早已在前一天充分的準備中消除了。這一舉措讓小丁收獲了信心,收獲了對學習的興趣!

三、公開多表揚,增自信

小丁正在一點一滴地進步,可同學們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一年級時。每當問起誰的作業沒有交,同學們想都不想就說——小丁!其實,小丁的作業早就交了,就是因為同學們的固定思維,才對小丁有這樣不公平的評價。所以,我發現了小丁的點滴進步,馬上在全班公開表揚,還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小丁寫得工工整整的字。在同學們的贊嘆聲和一次次的掌聲中,小丁越來越自信了。最近一次的“評選禮儀小天使”中,評選的標準是“寫好每一個字,完成好每一項作業”,全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投了小丁的票,小丁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了“方洲小學第十二周禮儀小天使”。

小丁的進步,證實了相信的力量。我們班主任只有智慧地對待班級中特殊的學生,智慧地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智慧地運用這些方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在小丁的心中,只要點燃了那盞自信的燈,我們要做的只是等待……終有一天,這盞燈會發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