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哪兒——以“尋找愛的細節”課外閱讀指導為例
作者:陳云霞
發布時間:2015-03-10 16:43: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語文較于其他學科,具有更多的接近學生內心世界的機會,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如性格的成形、道德觀的建立、審美水平的提高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而語文學科中的閱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分享,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精神分享,一種心靈的對話,也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靈溝通。筆者近期執教了一節“尋找愛的細節”為主題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嘗試將兩者在一定范圍內整合。
一、繪本:尋找愛的細節
【教學實錄1】
師:剛剛我們初讀了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同學們已經感受到父子間濃濃的愛。那他們的愛藏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去找尋。
生:在火車站剛見面時,爸爸一把把狄姆抱了起來。可以看出爸爸很愛自己的兒子。
師:“抱”向我們傳遞著愛的訊息。
師:在故事中,還有哪些動作也傳遞著愛的信息呢?
生:圖書館里,焦尼緊緊地摟著狄姆看書,我也感覺到爸爸對兒子的愛。
師:緊緊地摟著,多親昵的一對父子啊!此刻的小狄姆,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希望時間能停下來,能慢點。
生:他很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光。
……
小學生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關鍵期,他們所接受的情感、思想將直接影響著自身的發展,而繪本通過一個個感人、有趣的故事真實地反映著人的生命中最健康、最純潔、最美麗的心靈世界。
二、課內:探覓愛的蹤跡
【教學實錄2】
師:其實,在我們所學的課文里也處處有著愛的蹤跡。你找到了嗎?
生1:《花邊飄香》里,女孩摘花給媽媽,我可以感受到。
師:就是這個花瓣飄香的季節,小女孩踏著清晨的露珠,捧著新鮮的花瓣。
輕輕地告訴我們——
(女生讀)“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花瓣摸上去像絨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
師:愛的語言溫暖貼心。
生2:從《母親的恩情》中媽媽為孩子縫補衣服,我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的愛。
(指名讀)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她想,孩子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師:愛亦無聲。
生3:第6課《雪兒》里有我和雪兒的之間的愛。
(齊讀)雪兒,你去吧,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我把雪兒輕輕捧起,雪兒望著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藍天飛去。
師:真愛有痕,真愛無處不在。無論是親情、師生情、亦或是人與動物等之間都有愛的蹤跡。
……
三、課外:拓展心靈空間
課外書是豐富孩子心靈世界的最佳途徑,對知識結構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意志品質的鍛煉、心理素質的培養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精彩片段品讀】
張子妍摘錄繪本《逃家小兔》中的段落和賞析:
小兔子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賞析:這是一個關于兔子的親情故事。小兔子長大了,想要離家出走,媽媽就不斷地變幻著模樣,守護著小兔子。讀了以后,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故事很簡單,簡單得只剩下幾段對話,卻讓我著魔了。
在孩子們的閱讀與交流中,老師順勢給孩子們推薦:“有這樣一本書,被全世界公認為‘最富有愛心的書’。在這本書里同學之間、姐弟之間、子女與父母、師生之間、對祖國的愛隨著一個個平實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它就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說:“我們所說的故事和我們所聽到的故事,會決定我們是什么樣的人。”老師們在孩子們的兒童時代種下什么樣兒的種子,長大后在他們的心靈世界就會開出什么樣兒的花,結出什么樣的果兒。兒時,在閱讀中輕輕松松讀出感恩、珍惜、親情、友情……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就會在閱讀中認識世界,懂得愛,理解美。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