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教育 靜待花開——記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校長王淑芳
作者:本刊記者 范希望
發布時間:2015-02-02 11:41:4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王淑芳,女,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特級教師,西安高新第一中學校長,西安市政府首屆督學,陜西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六屆理事。
她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在三十年的教育改革與實踐創新的過程中,提出并踐行了“一體兩翼”的辦學思想,即以立德樹人,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體,以國際理解與合作教育課程體系和篤學明理、創新實踐民族化校本特色課程體系為兩翼,走“為時創新、人盡其才”和 “差異化全人教育”道路,成效顯著,影響深遠,成為我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在我省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持續深入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愛”,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動力
教育無小事,處處大手筆。教育工作者每天做著看似細枝末節的事兒,卻往往蘊含著某種神奇的力量。
她始終用自己的敬業精神和優秀的工作成績影響和激勵學生,因為她懂得一名教師的工作精神、人格修養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修養能激勵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促進學生成人成才大有幫助。
近年來,隨著學校對外交流規模的擴大,不少學生有了走出國門看世界的機會,其中一名學生在歸國之后,思想偏激,對目前國內的教育制度進行抨擊,她及時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明白一個不愛國的學生走到哪里都不會受到尊重的。談話深深觸動了這名學生,他在高三參加美國紐約大學的面試時,面對主考官,雖不否認國外的條件好、待遇優厚,也不否認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是個“窮”國,但立志為自己的祖國添磚加瓦的決心打動了主考官,終于順利被錄取。主考官表示,這個孩子非常熱愛祖國,還對祖國的建設提出建議,培養這樣的人才正是我們愿意做的。事后,這個孩子坦言,“幸虧王老師在高一時就把我的這些歪枝斜杈掰掉了”。
她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力求把愛灑向每個學生心田。她認為富有愛心,才會有人本關懷,才會體諒學生,才會真心、誠心、熱心、耐心,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只有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教育才會起到作用。
從事學校管理工作后,她深入研究素質教育的要求及新課改的思想,提出“一體兩翼”的學校新時期發展思路,以立德樹人,提升教育質量為主體,以國際理解與合作教育課程體系和篤學明理、創新實踐、民族化校本特色課程體系為兩翼,強化課程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在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的同時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提出 “為時創新,人盡其才”的新校訓,從創新意識、創新人格和創新方法三個層面,將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責任心及堅毅精神、創造精神、合作精神始終貫穿于學校教育實踐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在未來社會中創業,獨立打拼的綜合素質。
同時,提出了“教師發展學校,學校成就教師”的理念,五次引進美國、新加坡教育培訓機構來校培訓教師,每年選派100余名教師赴國內、外參加交流考察,與教師共同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及時為教師排憂解難,在工作崗位上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讓教師“愉快工作、品質生活”。
她十分熱心公益事業,利用休息時間,每年為各地做培訓報告10余場,在學校建立幫困基金,積極幫助弱勢群體及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為薄弱學校培訓教師、干部200余人次,資助學生500余人次,提供資助設備資金200余萬元,為陜西師大免費師范生、西北大學研究生、美國肯塔基大學教育系學生提供實習基地,每年指導實習生50余人。
——“學”,是她刻苦鉆研的永恒追求
從教以來,王淑芳校長自購教育專著,訂閱多種教育雜志,拜能者為師,多方面吸取先進教育經驗。
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課改的春風在神州大地吹起。王淑芳同志為課程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注意收集和閱讀有關新課改方面的教育理論和信息。例如:2007年全面實行的高中新課程標準,她已利用業余時間進行了認真研讀,了解了即將實施的新課程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也明確了一直以來大家都在談論的新課程改革是怎么回事,改革體現在哪些方面,為即將到來的課改做好了心理和認識上的準備。還經常關注網上的課改信息,注意用新課改標準對照自己的教學工作,經常反思和總結自己教學和工作的成敗,不斷改進教學和工作方法,教學中注重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有意識地滲透到教學實踐中。
為了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教育管理觀念,及時把握現代知識更新和學科發展前沿動態,做一個合格而優秀的校長和教師,她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2000年—2002年參加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班學習并順利地通過了論文答辯;2004年—2005年參加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的全國科研型骨干校長培訓班學習并結業;2007年—2009年參加美國大波士頓教育中心培訓學習并結業;2008年—2009年參加華東師范大學校長班培訓并結業;2009年至2012年參加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博士在職函授。2011年2月28日—5月27日,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參加教育部第41期高中校長研修班培訓;2012年9月至今,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參加第四期全國優秀中學校長高級研究班培訓。
——“研”,是她開拓創新的重要法寶
王校長高度重視教育科學研究,注重教師和學生創新人格和素質的培養,帶領高新一中的全體師生積極科研,先后編著《教育因愛而精彩》、《我唱我的歌》、《夢想的力量》等5部著作;撰寫《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等4篇專題研究報告;主持陜西省教育廳《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高中——大學貫通式人才培養研究》重大科研課題;參與全國協同創新研究《高中拔尖人才培養實踐》項目、《早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項目和“卓越校長和教師培訓”項目,在陜西省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中走在了前列,產生了積極地輻射影響作用,高新一中的教師科研和學生科技活動以及研究性學習成果也走到我省的前列,學校已經形成了良好而濃厚的科研文化和創新文化,高新一中被評為我省科研興校的先進單位,在我省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示范效應。
作為西安市教育專家協會會員,西安市首屆督學,王淑芳帶領安康白河一中、銅川耀州中學、榆林第二實驗中學、楊凌中學等學校進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課題研究,此課題是陜西省高中課改實踐與問題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課題組在對省教育廳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建議由省教育廳牽頭,成立陜西省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創新能力培養指導小組,在借鑒北京市‘翱翔計劃’和上海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于2008年12月進行‘高中——大學貫通式人才培養研究’”。隨著陜西省啟動省內大學與高中聯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春筍計劃”試點工作的開展,課題組將“高中——大學貫通式人才培養研究”納入到“春筍計劃”工程中,并使此項研究更為完善和具有指導意義。省級課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與創新能力培養》成果獲陜西省教育成果一等獎。
2010年以來,在王淑芳校長的指導下,學校與美國布魯克蘭中學、賽格斯中學成立項目組,進行創新人才培養的合作研究;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合作,進行學生英文閱讀與寫作研究;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及實驗培訓;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進行科技探索及機器人設計與制作研究。同時參加華東師大霍益萍教授主持的《高中拔尖人才培養實驗》項目,參加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主持的《早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研究》項目,和“雙卓基地”即卓越校長、卓越教師培養項目等。通過課題及項目的實踐,為老師參加全國性或國際性專題性培訓及研討活動提供了條件,也讓外界同行進一步了解了高新一中,了解了陜西教育,共同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
現在,王淑芳校長在省內外基礎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和知名度,取得了較大的發言權。不僅在2010年北京大學首次試行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中,成為全國39位有推薦資格的校長之一,還是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為中國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中國超常兒童的發現與培養出謀劃策。
——“傳”,是她盡心履職的真情流露
王校長在兼任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陜西省基礎教育管理干部培訓中心、陜西教育學院校長培訓中心教授和西安市教育專家協會會員期間,能夠積極進行社會擔當,參與大學培養與培訓工作,幫扶和引領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也是難能可貴和值得稱道的。
近年來,她多次受邀參與國家級和省級教師培訓與校長培訓,先后為來自全國各省市的校長、教育管理干部以及骨干教師做教育教學管理的學術報告和文化建設、內涵發展等教師專業發展報告。為校長培訓班所做的《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人教育——育人者不懈的追求》、《關于德育特色與品牌創建的實踐與思考》、《一切為了孩子的明天——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實踐》等專題報告反響熱烈,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和我省中學前往西安高新一中參觀學習。
近年來,她每年赴延安、商洛等地幫扶學校做培訓報告10余場,進行現場指導,通過做報告、講課及座談等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辦法及高考復課經驗及時傳送,幫助這些地區的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她設計了陜西省第一期高中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陜西省第二期高中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陜西省第一期高中德育副校長高級研修班的來校參觀交流的培訓方案,并帶領培訓班學員到西安高新一中實地學習參觀,感受高新一中的管理、教育教學與文化氛圍,收到良好效果。
她正是用最質樸的情感來培植祖國的花朵,用最堅實的腳步,耕耘好三尺講臺——去實現她的教育夢!在高新開發區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鼎力支持下,在開發區這片熱土上,王校長和全體教職員工在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實踐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創新實驗和成績。
教育教學成果突出。2006年—2013年,一舉實現連續八年培養11名高考“狀元”的佳績,近年來,497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國外升學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2004年—2014年,7名學生考入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700余名學生考入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國際名校。
創新人才持續發展。學校建立了陜西省首個創新實驗班、錢學森實驗班,學生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學校里聽到高校教授的講座,還可以自愿選修大學課程,參與到高校的科學實驗中去。
國際接軌富有特色。目前已與4個國家的9所學校建立姊妹校關系,共同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每年有300余名學生在國外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學習或進行短期社會實踐活動。與美國哈佛、耶魯等國際名校簽訂協議,雙方在師資培養、課程建設、學生錄取等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
文理并重素質全面。學校開設涉及各個領域的“名家講堂”,建立以“篤學明理,創新實踐”為特色的學術類課程體系,特別關注理科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科學生的理科思維的培養。作為陜西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積極開發美術、音樂、舞蹈等校本課程,組建“愛樂合唱團”、 “籟音盒”管樂團、舞蹈隊、“夢回長安藝術社”等精品社團,讓學生的各方面潛能得以發揮,個性才華得到展示。
著名高校廣泛認可。建校僅19年,學校就已得到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廣泛關注與認可。被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授予“劍橋大學中國遴選陜西省考試中心”,是北大首批“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中學之一,同時被清華大學列入首批“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與美國哈佛、耶魯等國際名校簽訂協議,雙方在師資培養、課程建設、學生錄取等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
王淑芳的教育夢,是每個學生都能受到健康的教育,知識和文化并重,品德和人格健全,創新教育成為學校的核心,科學精神與實踐能力成為教學的重點,面向社會走向自然成為教育的常態課程。
王淑芳的教育夢,是辦“國家需要、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大批富有創新精神的杰出人才,為實現“中國夢”儲備更多更強大的青年才俊,他們愛國睿智,拼搏進取,勇于獻身,成為國家能夠依托的棟梁。
有夢才能追夢,追夢才會圓夢。高新一中是一個能夠做夢、敢于做夢、并讓夢想成真的地方。隨著“為時創新,人盡其才”校訓的提出與實施,高新一中更加充滿生機,它就像涓涓的清泉,不斷地滋養著師生的血脈,啟迪著師生的思想。于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鐘靈毓秀的校園中——創新,仍在不斷注入活力,持久而深刻;責任,綻放著最美的容顏,博大而從容;教育,彰顯著人性的光輝,溫馨而深刻……
因此我們深信:在未來的教育征程上,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高新一中人,一定會在王淑芳校長的帶領下,上下齊心,凝心聚力,務實重行,創跨越發展的名校,奏人民滿意的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