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局限的愛——淺談電影《親愛的》
作者:謝嘯實
發布時間:2015-02-02 12:03: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劇情,當孩子被親生父母找到,解救回家,人販子的老婆——養母居然會千里尋子而來,這其間該有何等的勇氣和愛,才會讓一個這樣身份的女人做出如此決定。這里我們不探討作為人販子的老婆是否知道孩子是拐來的這一事實,我們只剖析人物的情感,因為,我們不能百分百否定養母不知情的可能性。僅就情節論情節,相信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會大吃一驚,若以單一版塊來結構,這將才是影片的開始。不能不敬佩導演和編劇的匠心,這幾近是一部偉大電影的開端,雖然最終與偉大無緣。然而,《親愛的》觸碰了這最深重最復雜表達人類內心的方式——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思維,孩子的親生父母該如何看待這個女人的行為,孩子又如何對待這個女人?思維至此,腦子稍微轉一轉,會不會想到《趙氏孤兒》?思路再廣闊些,會不會想到莎翁的悲劇《李爾王》、《哈姆雷特》?甚或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我們該如何對待一個和我們有著血緣或者情感關系但同時可能又必須、或者被要求去仇恨他、冷漠他的人?而在親子的人倫關系中,當巨大的傷害釀成,當事人如何抉擇?文學史上眾多悲劇不離這個主題,只有通常情況下會在極度充滿愛的范疇內衍生出極度的恨,極愛和極恨之中有人類最復雜的情感,最深不可測的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