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縣 傳 真
發布時間:2014-12-09 16:06:04
合陽、禮泉兩縣通過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省級驗收
11月5日-7日,陜西省教育廳組織專家組對合陽縣、禮泉縣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工作進行評估驗收,認為兩縣具備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基本要求。
專家組按照教育部《關于開展國家級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的通知》和《陜西省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及評估細則》,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全面評估了合陽縣、禮泉縣創建工作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評估中,專家組先后深入到合陽縣、禮泉縣的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和各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實地考察了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實訓教學以及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設和成人繼續教育活動開展情況。
評估組認為,合陽縣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也是國家級掃盲工作先進縣和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多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建設品牌教育大縣為目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強化職業教育統籌管理,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完善縣域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絡,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全力打造“洽川技工”品牌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職成教育在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出積極貢獻。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7012元,是陜西省首批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工程示范縣,縣級職業教育中心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中等職業學歷教育規模達到3006人,年培訓城鄉勞動力1.5萬余人次。縣域職成教育發展水平高,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強、特色鮮明、典型示范作用突出,具備了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基本要求。
禮泉縣是聞名全國的果業強縣和旅游名縣,陜西省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工程示范縣。多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全面統籌縣域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大力發展縣域職成教育,廣泛開展以果業種植、貯藏、加工、銷售為主的各類技術培訓,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很好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789元。該縣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全日制學歷教育在校學生3200人,學校充分發揮龍頭示范作用,開展以勞動力轉移培訓、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技術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各類社會培訓5萬人次以上,是陜西職業教育培訓統籌整合工作最到位的縣區。縣域職成教育在服務全縣農業主導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柴新宏、咸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陪同驗收,并代表渭南市、咸陽市作表態發言。(趙海龍)
陜西四個縣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雙高雙普”評估驗收
10月19日至29日,經陜西省政府同意,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分別對志丹縣、扶風縣、西鄉縣和留壩縣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普及學前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工作進行了評估驗收,對4個縣的縣級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職責情況進行督導考核。
評估驗收過程中,省督導組采取現場檢查、發放問卷、召開座談會、現場測試等方式,對各縣的的財政、人社、教育等相關部門以及直屬教育單位、中職學校、中小學和幼兒園進行了督導檢查。
4個縣的縣委書記分別作了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述職報告,4位縣長匯報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雙高雙普”工作。近幾年來,4個縣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全面推進縣域教育協調發展。干部群眾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各縣教育工作滿意度均在98%以上。志丹縣、扶風縣、留壩縣和西鄉縣等4個縣在近幾年分別投入10.4億、4.18億、1.79億和4.22億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添置了大量的教學設施和后勤設施,教師每人一臺電腦,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告別了土操場。各縣的中小學、幼兒園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學校、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延安市、寶雞市、漢中市政府領導、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督導機構負責人全程參與了評估考核工作。至此,陜西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累計達到47個,“雙高雙普”縣累計達到25個。
大荔縣中小學師生綜合素質展演活動隆重舉行
本刊訊(記者 胡文強 丁洪剛)11月20日,大荔縣中小學師生綜合素質展演在洛濱中學隆重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由建新,縣人大副主任王朝民,副縣長朱新紅大荔縣等領導應邀觀摩了展演活動,縣教育局局長李繼續致辭。來自全縣中小學6600余名師生參與了活動。此次展演為大荔縣2014年素質教育“十項活動”的收官之作。
展演活動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通過展板對師生思想道德和審美素質展示,展示了師生書法、繪畫、攝影、手工制作、科技小發明等;二是學科知識和人文素質展示,有主題演講、英語故事會、課本劇表演、漢字書寫展示等;三是文體活動和藝術素質展演,包括大型團體操、武術、舞蹈、器樂等表演。
在大型團體表演上,師生們的集體表演震撼人心,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在節奏歡快的“小蘋果”樂曲引領下,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操場上像一波波海浪,活力四射;實驗初中的跆拳道表演氣勢如虹,剛勁有力,小演員實戰格斗、劈瓦片表演讓人不禁嘖嘖稱奇;仁厚里小學的安塞腰鼓鏗鏘有力,鼓聲震天,學生們嫻熟的表演頓時掀起紅、黃色的浪潮……
縣教育局局長李繼續指出,“十項活動”是縣教育系統2014年一項重點工作,以“抓基本、打基礎、強素質、提質量”為宗旨,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實打實的素質教育,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他表示,要把這種教育思想堅持貫徹下去,活動要深入開展下去。大荔縣2014年提出的“十項活動”包括中小學漢字聽寫,校園集體舞、健身操及師生籃球賽,中小學讀書征文演講,學前教育成果及中小學陽光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展演,現代教學技術應用比賽,學校食堂、宿舍后勤管理現場觀摩交流等。
近年來,大荔縣教育局從“發展教師,成就學生”的基本點出發,提出了“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教師專心幸福工作,學校活力優質發展”的教育目標,積極鼓勵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從提高教師和學生綜合素質做起,帶動學校內涵提升和長遠發展。在科學理念引領下,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以縣教育局部署開展的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素質發展的“十項活動”為主要載體,創新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師德技能教育和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活動,努力擴大師生自主學習、發展的空間,構建健康、文明、高雅、和諧的校園文化,培育師生尚美靈動的個性。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全縣師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結出碩果累累。據不完全統計,僅2013至2014學年,全縣就有4所學校在國家級的師德師能和學生特長展評中獲得集體榮譽,有13所和32所學校分別受到省市表彰。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更是喜人,在各級各類教學技能評比活動中,全縣共有24名教師在國家級競賽中榜上有名,分別有140名教師和136名教師在省市級競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綜合素質提升工程也促進了學生的特長發展,全縣先后有65名學生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科技小發明作品獲國、省和市級表彰獎勵,展現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實現高質量、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咸陽市開展“咸陽最美鄉村教師”師德報告團宣講活動
為了切實加強咸陽市全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大力弘揚“最美鄉村教師”扎根基層、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崇高品德,鼓勵更多優秀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近期,咸陽市教育局在全市開展“咸陽最美鄉村教師”師德報告團宣講活動。10月28日上午,報告團赴淳化縣進行首場報告。
本次宣講內容集中體現了該市師德標兵們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的點點滴滴,真實而生動。張廣會老師身患殘疾,1995年參加工作,在禮泉縣煙霞初中任教至今,從不無故耽誤學生一節課;永壽儀井小學老師王芳霞,身患類風濕關節炎,走路困難,仍堅持在教學一線。三原縣新興中學耿海艷老師、興平市南位鎮策村小學史保社老師、乾縣關頭中心小學和建房老師長期扎根山區,無怨無悔。
本次宣講活動,師德模范們講述了平凡而真實的故事,展示了執著而堅韌、平凡堅守的精神,讓與會教師深刻感受到了師德的力量,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在場教師。
本次宣講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10月27日至31日為第一階段,分赴淳化縣、三原縣、涇陽縣、秦都區宣講;第二階段將于2015年3月至4月,集中兩周時間,巡回其余9個縣區。(咸陽市教育局)
韓城市教育局學校藝術體育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韓城市教育局“學校藝術、體育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在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正式成立。
據了解,成立“學校藝術、體育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是韓城教育局落實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總體部署和德育工作會議要求,提升全市藝體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舉措,該機構的主要工作職責是:研究全市學校藝術、體育教育工作,組織各學校藝術、體育教學改革經驗交流、觀摩活動,制訂藝術、體育教育工作計劃;指導全市中小學開展藝術、體育教育工作,督促學校落實好國家藝術、體育教學有關政策,將藝術、體育教學納入學校課程和教學計劃,開足開齊上好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組織開展中小學校體、音、美學科測試工作;指導各學校組建師生藝術團和校園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的開展。
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夏榮介紹說,加強學校藝術、體育教育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素養、審美和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期,指導中心將制定出臺《韓城市體音美學科測試辦法》,擬定學校藝術、體育教育流程,指導有條件的學校組建學校藝術團,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創建一批藝術教育示范學校、體育教育示范學校工作,逐步形成具有韓城特色的學校藝術教育品牌,提升全市德育和素質教育工作水平。(韓城市教育局)
武功縣教育局全面啟動“三個文明”進校園活動
為了深入推進全縣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教育事業內涵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水平,給力省級文明縣城創建,近期,武功縣教育局在全縣各中小學全面啟動了“文明用語、文明行為、文明形象”進校園活動,旨在引導廣大師生一要管好自己的口,說文明話,講規范語;二要管好自己的日常行為,做文明事,當文明人;三要樹好自己的形象,穿著樸素大方,舉止文明規范。
“三個文明”進校園活動,共分為“宣傳發動,全面實施,檢查評比”三個步驟組織實施。為確保“三個文明”進校園活動扎實開展,武功縣教育局要求,各學區、校(園)一要將活動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總體格局,定期進行專項研究部署,及時解決存在問題,確保活動目標和措施落實到位;二要充分發揮校園網、公示欄、板報等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加大學習宣傳力度,營造人人講文明、時時講文明、事事講文明的良好氛圍;三要不斷完善學校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凸顯依法辦學和依法執教,豐富教育發展內涵,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做出應有的貢獻。
華陰市教育局多措并舉撐起校園安全保護傘
11月6日,華陰市教育局召開教辦主任、校長專題會議,部署冬季校園安全工作。要求各學校、幼兒園要高度重視冬防安全工作,加強校園冬防工作組織領導,制定加強冬季交通、防火、放中毒等重點工作的辦法和具體措施。并要求各學校、幼兒園會后立即開展一次冬季校園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查找安全隱患,管理漏洞,排查的問題徹底整改,建好臺賬,做好記錄,隨時備查,切實做到部署到位、檢查到位、責任到位。
其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學生冬季安全常識教育,積極預防氣象災害;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及時向廣大師生、家長發布預警通知,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提前做好取暖設施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加強用電、防火安全工作;做好預防煤氣中毒宣傳教育工作,讓每個師生掌握防止煤氣中毒的常識和方法,掌握基本應急處置方法;在危險路段及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牌、隔離帶、防護欄,并向家長印發“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盡到監護人的責任,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積極開展晨午檢和衛生防疫工作,關注身體不適學生,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加強校車管理,重視校車駕駛人和隨車照管人員的教育管理,做好校車定期維修保養,確保車輛處于良好狀態;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加強門禁管理和刀具清理,嚴格落實門禁管理各項制度,定期排查、收繳管制刀具和其他危險品,消除校園安全隱患。(任百利)
洛南縣計劃投資5億元
兩年改造建設96所學校
11月10日,記者從洛南縣教育局獲悉,該縣近年來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雙高雙普”合格縣創建工作。
洛南縣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縣較早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由于學校布局不甚合理,校點較為分散,建設標準較低,學校校舍仍然陳舊,基礎設施亟待改善。
據介紹,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實施教育均衡發展,推進“雙高雙普”創建工作,洛南縣按照分步實施、重點推進的思路,積極實施創建工作,計劃兩年內投資5億元改造建設96所學校。第一批項目投資6900萬元對24所學校的校舍進行全面改造,新建校舍27906平方米,新建運動場59561平方米,購置電腦1840臺,多媒體271套,圖書132300冊,目前已基本實施到位;第二批項目投資4859萬元,對23所學校進行重點改造,現正在積極實施之中;第三批項目計劃投資42405萬元,對49所學校進行改造。
據悉,雙高雙普合格縣的創建將極大改善農村中小學及幼兒園現狀,使學校校舍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將全面改善。
旬陽縣“空殼幼兒園”的華麗轉身
“20所新建和改擴建鎮中心公辦幼兒園實際上是‘空殼園’,從硬件上看有房子缺設施,從軟件上看缺教師缺培訓。”這是今年秋季開園之際,旬陽縣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窘境。
面對這一現狀,該縣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短短三個月時間,不僅園內設備設施煥然一新,30名新招聘的幼兒教師也進行了全員輪訓,實現了“空殼幼兒園”的華麗轉身。
為解決設備設施資金短缺的難題,縣委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由財政部門負責籌資600萬元,按每所幼兒園30萬元的標準,為20所鎮中心公辦幼兒園配齊配優保教設備和生活設施。縣教體局由分管學前教育領導帶隊,由資深幼教專業人員組成工作組,進鎮入村,逐園進行調研,按照“一園一方案”的原則,制定設施設備采購清單,經過匯總審定后,由縣上統一進行招標采購,然后統一配送到各園安裝使用。
該縣還為幼兒園招聘了30名幼教專業教師,全都安排到鄉鎮幼兒園上崗。為了解決新教師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該縣師訓部門利用聯片教研平臺,充分發揮3所省示范園的“傳幫帶”作用,采取送培到園、跟班學習等方式,加強了對新教師培訓。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培訓70余人次,所有新招聘的幼兒教師人均參加培訓達2次以上。目前,全縣學前教育在園在班幼兒達9063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3%,有效緩解了學前教育“入園難”問題。(楊 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