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設對比實驗, 培養初中學生化學素養
作者: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 丁榮兵
發布時間:2014-11-24 11:11:3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初中化學教學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對比試驗可以讓學生在對實驗現象和過程的比較之中來進一步探索實驗的本質和規律,對于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通過巧妙地設置對比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實驗的本質和規律,進而進一步增強初中學生的化學素養已經成為當前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同向對比,控制變量
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對比試驗來對一些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探討,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幾個因素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這一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參照下面的實驗設計來進行實驗教學:
組別 A B
固體物質 大理石 碳酸鈣粉末
液體物質 稀鹽酸 稀鹽酸
實驗過程中,兩組的實驗條件以及所用的鹽酸的濃度均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固體反應物一個采用的是大理石,另一組采用的是碳酸鈣粉末,通過設置這一對比試驗,讓學生觀察在實驗的過程中兩者反應的時間,產生的氣泡的數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而讓學生能夠自己總結出接觸面積的大小對于實驗反應速率的影響的結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以及探索總結能力。
二、異向對比,區分概念
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兩個對立的概念之間的區分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立起如下的對比試驗:
1.取一瓶底部含有氯化鈉固體的食鹽溶液100ml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5g氯化鈉固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氯化鈉固體能否溶于食鹽溶液之中。
2.取一瓶不飽和食鹽溶液100ml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5g氯化鈉固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氯化鈉固體是否溶于食鹽溶液之中。
通過兩組實驗的簡單對比,學生會很快發現,第一組中的食鹽固體基本上沒有溶解在溶液之中,而第二組之中的固體部分或者是完全溶解在了溶液之中,通過一個十分簡單的異向對比實驗,可以讓學生很清晰地把握住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二者之間的區別,進一步加深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程度。
三、交叉對比,綜合分析
還是采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來說,教師可以在實驗過程中設置出如下的交叉對比實驗:
實驗編組 A B C D
固體反應物 大理石 大理石 碳酸鈣粉末 碳酸鈣粉末
液體反應物 稀鹽酸 濃鹽酸 稀鹽酸 稀鹽酸
加熱方式 不加熱 水浴加熱 不加熱 水浴加熱
以上交叉對比實驗中,學生通過A組和C組之間的對比,學生可以探討不同的固體物質對于實驗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通過A組與B組之間的對比,學生可以探索不同的反應物濃度對于實驗速率的影響;通過A組與D組之間的對比,學生可以探索不同的反應溫度對于實驗速率的影響。這樣通過設置交叉對比實驗,可以讓學生在一次的對比實驗過程中來對整個實驗進行綜合的分析,進而進一步探索出各種不同的因素對于實驗影響的規律。
從上述三個方面不難看出,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巧妙地設置一些對比實驗,學生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一些變量的控制來對整個實驗的影響因素以及變化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進而使得學生自身的實驗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總結歸納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等方面能夠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實驗這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來進一步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而抓住實驗的本質,進一步提升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從學生化學學習的實際需求以及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水平出發,通過對一些對比試驗進行巧妙的設計,進而促進學生化學素養以及學習水平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