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校長的教育理念與學校發展
作者:陜西省西安經發學校 李建華
發布時間:2014-11-24 11:25: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校長是學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領導者,是學校的神經中樞。校長自身素質、管理理念、決策水平、工作技能技巧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校管理的質量和各個環節工作的順暢。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的小些,他關系千萬人的學業;說的大些,他關系國家與學術之興衰。”
一、讓奮斗目標成為前進的燈塔
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目標管理極為關鍵。學校奮斗目標必須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形成,要善于把校長的個人意志與教職員工的意愿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關鍵是要善于把宏觀目標化為具體目標,從而激勵廣大師生扎扎實實地工作和學習,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校長要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上級主管部門、業務部門主辦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形象,找出差距,樹立更高遠的發展目標,讓“爭創優秀佳績,爭辦一流學校”成為校長牢固的信念。
二、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對一所學校,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但最根本的評價因素絕不是“師資”、“條件”和“福利”。我認為最根本的評價因素是學校是否讓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挖掘,把學生造就成為適應社會發展、能為社會作貢獻的、富有專長的各類人才。學校應創設多種機會,讓學生得到鍛煉。為此,學校組建了四十多個學生社團,定期開展國學誦讀及小學特色英語活動,并逐漸完善,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學生人人學有特長,知識能力、品德健康發展的目標達成。
三、讓“聚焦培養”鍛煉出高層次名師
名師不是自然產生的,而在于學校培養,關鍵是看校長是否致力于培養。培養教師的方式很多,“聚焦培養”是一項良好的舉措。所謂“聚焦培養”,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條件下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培養特定對象的培養方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注意:①強化教師的成才意識,樹立人人爭當優秀教師的意識;②跟蹤指導,對“特定對象”在政治思想、教育教學、德育工作等各方面進行持續的跟蹤指導;③及時總結經驗,對培養對象要硬性規定他們及時總結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并寫成文章公開發表;④集中評優評先,在一定時期內各級評優評先優先考慮培養對象,讓他們在多頂“皇冠”下發光發亮。近幾年我校培養并成就了一批省市區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他們已成為帶動全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生力軍。
四、讓公正的考核激發教師的斗志
當前學校教師間存在考試考核之爭、評定職稱之爭、評選先進之爭,校長要極力創設“公平、公正、公開”的良好競爭機制。絕對的公平、公正是較難做到的,但讓大多數教職工滿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務必要制訂量化考核制度來規范評優、評先、評職稱這些事關教師切身利益的“三評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可由學校提出初步意見,全體職工充分討論,教代會通過,職能部門認真執行,以妥善處理問題。在“三評工作”中,要重實,重業績,重客觀,少主觀,少人情,少武斷。量化考核要注意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出科學的、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其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讓自己干那些該干的事
現代管理要遵循能級原理。在學校管理中,就要正確劃分若干管理層次,確定每一層次每一崗位的權、責、利,并由此確定每一層次每一崗位所需人員的質量和數量,并通過管理組織加以運行。能級原理要求學校中每一能級成員都能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取其酬、獲其榮、懲其誤。校長、副校長要干自己職責內的事,既不能失職,也不能越職。校長不能放任,也不能代替下屬的工作。校長放任就無管理可言;校長包辦一切,自己既辛苦又損傷下屬的積極性。校長就是校長,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主見和決斷;校長只是校長,不能包攬學校一切工作。要懂得善于放權才是校長明智的管理。
管理理念是校長行為的“指揮棒”,正確的理念能讓校長實施正確的管理,錯誤的理念將誤導校長工作走上歧途。作為校長,在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中要牢固樹立和恪守正確、科學和先進的理念,摒棄錯誤的、落后的理念,同時在管理實踐中發現和形成新的、正確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