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藝術,藝術就是創造出美的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體驗和熏陶。板書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配合口授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因此它是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它既體現教師的業務素質的優劣,也反映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好的板書具有美感性、趣味性、知識性和邏輯性,利于啟迪學生的邏輯思維,益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和知識的陶冶。

板書是一個藝術整體,是教師根據需要把教學的主要內容濃縮為具有邏輯聯系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文理結構或圖表形式,是教師在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理解、儲存、應用信息的視覺渠道,是提高智力、發展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橋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知識,有85%以上來自眼睛。可見視覺信息獲得中的作用,而板書是課堂教學中視覺住處獲得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途徑。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板書這個視覺渠道的作用,把它和口頭講述、課堂演示和動用操作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作為語文教師要對文章中作者的思想理解到位,從思想上重視板書的設計,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規劃板書的設計:

1.板書體現示范性的直觀性原則,要重點突出,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2.板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富有藝術性,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

3.板書體現知識性和邏輯性,利于啟迪學生的邏輯思維,益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

4.板書設計應有利于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課文內容,富于科學性。

在遵循以上原則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設計板書:

1.板書設計要做到目的明確,思路清楚。如板書《皇帝的新裝》中,文章圍繞“騙”透視各種人物的心理、人物角色作用看社會本質。在板書設計之前就要考慮好文章重點難點,作者的思想立意、感情所在,就能達到作者的目的。

2.板書設計講究形式多樣 ,創新立意,與文章緊密聯系。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欣賞、理解的實際情況,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設計出反映自己特色而又千姿百態的板書。如朱自清《春》的板書中,通過五幅圖中的草“喚”、花“鬧”、風“暖”、雨“潤”、人“迎”春,重點動詞突出作者的繪春之意,以及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蓬勃景象。

3.板書設計要悅目、醒目。板書是教師的一種創新,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彰顯,是一種既能傳遞知識,又能給學生美感體驗的載體,如莫懷戚的《散步》板書中,中年人承載責任,傳承文化,延續美德,是老一輩、下一代之間贍養與培育的紐帶,照應了文中的“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蘊含著令人深思而頗有人生哲理的話題,所以在設計板書時只有做到醒目和悅目,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啟迪學生智慧。

4.板書設計要“精”而“美”。精指板書設計應內容簡潔,重點突出。美指板書字跡清楚,結構勻稱,形式優美,呈現過程恰當自然。如板書《斑羚飛渡》中出現了斑羚飛渡的三個弧線,卻生動展示了犧牲老一輩,贏得種族生存的機會這樣深刻哲理的問題,可謂“精煉”之至。

5.板書設計要運用分析。板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屬于教法范疇。“教無定法”, 但教學有規律可循,有科學可依,教師在設計板書時,根據教師的教學意圖、教學特長、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學生認識特點等多種因素,結合教師自身的特點,設計出“形式美、藝術美、內容美”的板書。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板書中,于勒的或貧或富是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前后變化的根源,真實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制度下金錢的罪惡。

總之,讓板書大小適宜,照應嚴謹,氣韻生動,渾然一體,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訓練學生思維,只要掌握了它的規律,中學語文板書設計這門教學藝術,一定會在教學改革中發揮出它的巨大潛力,有力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