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著重強化越顯重要。合作學習即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并強調學生相互協作、相互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改變過去單一的學生接受式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合作學習,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挖掘學生學習潛能。

通過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一方面創新了教育教學模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成效。通過合作學習,結合小學生的年齡與生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為以后更全面、更深入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概述

1.合作學習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因為合作學習強調互助,這在當今都是獨生子女的小學生中更顯需要,小學生通過互相學習、互助學習,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傾聽別人意見的意識,感受分享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這些正應對了新時期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合作學習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通過學習上的合作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小學生在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尋找到最佳方案的過程中的交流、分析并統一意見,不僅增進了同學間的情感、開發了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習效率,更培養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責任心。通過學習上的合作也提升了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為不同思路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進行碰撞,學生們取長補短,尋找最佳的答案,既開拓了個人的視野,也創新了思路,達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淺析

1.選擇適合開展合作的學習內容。

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很重要,因為涉及到教師能否把握和控制合作學習的導向、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開展合作學習的內容應偏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潛能,有利于學生發揮特長并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內容。比如一些不是唯一答案的填字母游戲、角色扮演等必須通過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學生個人的學習心得與體會分享等。

2.教師的指導要及時到位。

教師是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監督者,同時又是示范者、指導者,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把握好指導的力度,既不能過度指導,但又不能坐視不管,教師在一些關鍵時刻專業、巧妙的指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理、到位的示范,可以明確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范圍。與此同時,教師通過觀察、組織、監督,可以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諸如不參加合作、個別學生被冷落、不用英語交流、出現爭執等行為及時進行提醒和糾正,確保合作學習的質量。

3.進行合理分組并明確小組成員分工。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長、性格特征等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因為小組成員的組合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的質量和效果。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教師指定分組或者學生自由組合,但不管哪種方式,都應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成員安排。同時,要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確定小組規模,每個小組的人數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作用,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明確每一位成員的任務分工,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與潛能。

4.建立適宜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開展評價是對合作學習的總結和概括,對失敗進行總結、對成功進行歸納,歸根結底是為了以后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更加科學。評價主要分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定期開展評價有利于保證合作學習的效果,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不是僅僅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包括學習過程、組員表現、職責分工等各個方面,既有小組表現的評價,也有小組成員個人表現的評價。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評價方向和評價側重點,切不能因為不科學的評價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教育效果。

鑒于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教育教學方式被逐漸認同和推廣,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實際和學生特點進行應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