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賞識教育”,讓學生有尊嚴地成長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學 張文莉
發布時間:2014-11-21 15:22: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賞識教育要求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平等”是教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教師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平等地對待全體學生,那么基本的教學秩序就難以維持。下面我談一下在我們班實施的“賞識教育”。
我實施的賞識教育主要通過班級和家庭兩種途徑來完成。
1.班級:以每周班會為主要實施陣地,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動員):第一次班會課上,讓學生們寫寫自身的閃光點,看看自己有哪些長處,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然后由班主任把每人的優點整合在一起,貼在張貼板上。告訴孩子們:你是一個有很多長處,值得別人為你驕傲的好孩子。匯集在張貼板上的優點還可以添改。如果想到自己以前沒注意的或當時沒想起來的優點長處再增添上去都行。
反思:相當一部分學生很茫然,認為自己沒有優點,或想不出自己的優點是什么。在教師的一再鼓勵和提示下才寫了幾個泛泛的詞語: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樂觀……
第二階段(實施):把全體學生分成九個組,指定一名負責任的學生擔任組長。每周一個小組,利用課余時間記錄所看到的好人好事,值得稱贊的做法行為。在每周一的班會課上,利用十分鐘的時間由小組成員逐一講述他們在課內外發現、記錄下的閃光事實。如果評價小組點評某個同學的事實與他自己在張貼板上留下的優點相吻合,就給這個受表揚的同學發一張獎狀,并由他自己在張貼板的自評優點處蓋一枚印章。如果評價小組點評某個同學的事實不是張貼板上的自評優點,就由受表揚的這位同學給自己添加上去,說明他又多了一個自己沒有發現的優點。
反思:(1)小組剛開始作記錄時,學生沒養成習慣,不把觀察記錄放在平常寫。班主任督促得緊了,就都放在周五一天完成應付差事。后來,一般在周四前就能把記錄本交上來,學生觀察記錄的積極性明顯提高。(2)開始寫的評價記錄很虛,一般是一些套話,主要是沒用心。語言表述不過關,怕麻煩,隨便寫一句話完事。如今,語言表述生動了許多,人物對話、場面描寫、神態描寫都用上了,還有對事件發表的看法,說明學生思考了,用心了。
如陽光體育的時候,我們班與五班在進行籃球比賽。周圍觀看的同學在為隊員們加油打氣。五班那邊喊得熱火朝天,我們班這邊卻死氣沉沉的,沒有一個人敢帶頭喊。這時,卜鈺斕喊了一聲:“一班加油!”我們先是一愣,雖然沒有馬上回應,可四周的尷尬明顯緩解了。隨后,大家一起給我們班隊員加油。我認為:我們共同組成的班集體是我們大家的,無論是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愛護班級衛生,還是跑操時大聲喊口號為班級爭光;無論是共同維護班級榮譽,還是努力為班級付出。這一切都體現了每一位同學熱愛班集體、對班級有責任心的優點。今天,卜鈺斕做得最好,我們要向她學習。
慢慢地,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全方位的關注。更難能可貴的是把賞識評價的注意力從最初的好學生身上轉移到了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身上,尋找和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這應該是達到了賞識教育的最終目的。
2.家庭:以家長培訓和填寫“目標日歷”為主要措施。
安排一系列家庭教育小課題,如《您了解今天的孩子嗎?》、《有時寬容比懲罰更有利》、《鼓勵孩子想念自己》,從思想意識上給家長灌輸“賞識教育”。
讓學生在家里制作一個“目標日歷”把周目標和每天完成的情況記錄在上面。在晚上睡覺前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我為我的目標做了些什么?家長鼓勵孩子在“目標日歷”上寫點或畫點什么,比如完成得好就畫上一張笑臉。期中和期末考試前交,以備班主任查閱督促。
反思:(1)家長培訓幾乎沒做。本學期時間短,工作多,只開了一次全體家長會,只從賞識教育的要求上對家長進行了宣講,對家長的培訓沒有形成系列。(2)“目標日歷”檢查了一次。三分之一的學生把它當做一個任務來完成,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用來應付檢查,有不到十個學生把它當做自己的鏡子來鞭策自己。其實成功的方法都很簡單,關鍵是要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但我可以肯定地說,經過這一學期的努力,學生在品德的養成、心智的健全方面是有明顯變化的。最起碼我可以讓我的學生在我們班平等地生活,有尊嚴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