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刊陸續(xù)推出特級教師系列報道,從他們的成長足跡、心路歷程、教育教學經(jīng)驗、精彩課堂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特級教師的風采。讓廣大的中小學教師真正走進特級教師的世界,也為那些正在不懈努力著的教師群體提供生動的、成功的案例,積累寶貴的素材。別人的成功是不可復(fù)制的,但寶貴的經(jīng)驗卻是一種珍貴的啟迪。探尋之旅開始了,跟隨著我們的腳步,一起出發(fā)吧!

李海軍,男,山東肥城人,山東省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教科室副主任。曾榮獲泰安市教學能手、泰安市高中歷史學科帶頭人,泰安市2013年度創(chuàng)新型教師、泰安市教育科研學術(shù)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真正的老師是潤澤你的心靈,影響你一生的貴人。人生路上,老師是你的導(dǎo)師,點亮你靈魂的小燈,將知識、善良、誠實、勤奮、勇敢、堅強的種子撒播進你的心田,讓你的心變得寧靜而又澄澈,默默陪伴你前行。

我的初中是在山東省肥城市桃園鎮(zhèn)初級中學度過的。念初一的時候,我遇到了影響我一生的英語啟蒙老師路華先生。路老師身高1.71米,面容清秀,在當時的女老師中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印象中的路老師總是一身干凈利索,一襲披肩發(fā)紋絲不亂,微笑總是掛在濃濃的眉梢上。路老師上英語課與眾不同,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惹得同學們課下競相模仿。

路老師上課從不照本宣科,總是把抽象的內(nèi)容形象化,善于打比方,會意的笑聲常常從課堂里傳出,在回廊里蕩漾。當時不懂得為何同學們那么喜歡英語課,多年以后,等我當上老師才知道那叫情境教學法。至今依稀記得路老師給我們解釋“up”和“down”的區(qū)別,“水杯放在桌面上用down”,“用你的手拿起水杯,懸空在桌面上用up”,簡潔、明了、有趣、易懂。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路老師是真正的師者。

喜歡聽路老師的課,還緣于一次偶然聽到她在背后對我的半開玩笑似的夸贊。那個時候,上午兩節(jié)課后是課間操時間,全校學生都要下樓做廣播體操。有一個動作是雙手掐腰,前后左右扭動屁股。作為班級領(lǐng)操隊員,我自然站在隊列的最前排,怯于童年的羞澀,每次做這個動作時我都扭扭捏捏,生怕后排的男生嘲笑我不像“男人”。那次課間操后,我路過英語老師的辦公室,竟然聽到路老師跟另外一位女老師說:“看海軍剛才扭著小屁股還挺有藝術(shù)感啊!”天啊!原來我自以為最蹩腳的動作竟然得到我最敬仰的老師的夸贊,當時心里那個美呀,比吃了蜜還甜。

上初二的時候,我患上了上頜竇炎,頭痛每天都伴隨著我,記憶力開始下降,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灰心、失望、怨天尤人……整個天空都要塌了的感覺。路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除了給我補課之外,還帶我四處求醫(yī)。中藥天天喝,針灸天天做,可是病情卻不見減輕,成績更不見進展。失望至極,我開始破罐子破摔,作業(yè)也不做,每晚看電視到11點多。一次家訪后,路老師對我說:“你是男子漢嗎?是男子漢就要做大丈夫,不要做大豆腐!”我如夢初醒,重新振作起來,與病痛展開了長達九年的較量。記不住的知識就動手一遍一遍地寫,不會做的題目就一遍一遍地抄寫題目和答案。憑著堅強的毅力,我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經(jīng)過三年的拼搏又順利拿到了山東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直到今天,我一直保持著逢讀便寫的好習慣,并時常以我的學習經(jīng)歷教導(dǎo)我的學生,學習一定要動手寫。

1999年,我大學畢業(yè)來到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做了一名高中教師。此時,路老師也因工作調(diào)動來到我所在學校的斜對面的肥城市實驗小學任教,每次路遇恩師總感覺有千言萬語卻總是又寒暄數(shù)語匆匆而過。直到2011年我的女兒該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路老師又成了孩子的英語老師。祖孫三代師生情演繹出多彩的人生畫卷。每學期開學,女兒總會拿回家一摞空白作業(yè)本自豪地跟我說:“爸爸,這是路老師給我的。”每次聽到女兒趴在我的耳邊悄聲說:“爸爸,這次考試我的英語又得了100分。”我的眼睛濕潤了,感恩之情難以言表。二十年的師生情在女兒身上得以延續(xù)和升華。

有一次,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吃早餐時與路老師不期而遇。我們聊工作、聊學習、聊家庭……師生之間有說不完的話題。突然,路老師很認真地對我說:“海軍,咱閨女夠優(yōu)秀的了,不要對她過于嚴厲。”我心里一驚,誠惶誠恐地抬起頭。這時,路老師放下筷子,用餐巾紙摸了一下下巴,慢悠悠地說:“有一次,涵冰悄悄對我說,老師,我爸爸對我很兇,如果考試不好,他就會打我。”聞聽此言,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問題。從教以來,我一直以治班嚴厲而著稱,也因此獲得了較高的贊譽,卻從未反思過這種簡單粗暴式的教育方式對我的學生和女兒已經(jīng)造成了心靈上的傷害。深深的愧疚感瞬間襲遍全身。用落后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的老師,即使頭上頂著再多的榮譽光環(huán)也不是真正的教育者。

從此,我發(fā)奮讀書。四年來,我先后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帕夫雷什中學》、《我的理想教育》、《民主主義與教育》、《美的歷程》、《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等大量教育經(jīng)典著作,并自費訂閱了十七種教育雜志進行專業(yè)充電。我慢慢地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摒棄分數(shù),尊重生命,尊重差異,尊重個性,培育人,成全人,博愛,包容,仁慈和善良,這才是教師的情懷。基于此,我的一篇七千余字的學術(shù)論文《論學術(shù)型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于2014年3月底完稿,并發(fā)表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第6期。

程門立雪古今傳,師訓銘心重似山。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guī)煻魅赵麻L。真正的師者,就是你一生的靈魂導(dǎo)師,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