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議論文寫作一直是教學的重點。但是,目前學生寫作的狀況與教學目標相距甚遠。突出的問題是,論據與論點的錯位,論據與時代的脫節,論據與論據的失調。這種現象除了說明學生對論據在議論文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外,還表明了學生不善于用恰當的論據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從而,導致論據無力、議論疲軟、結構松散的弊病時有發生。因此,指導學生善用論據顯得十分重要。一、防止論據與論點的錯位,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論據

一篇優秀的議論文,除了要求立意深刻、觀點鮮明外,還必須要求運用有力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論據與論點是證明和被證明的關系。因此,選用論據,務必緊扣論點,力求典型與新穎。然而,在議論文寫作中,由于學生對論據缺乏理性認識,因而常常發生論據與論點錯位現象。主要表現在:論據偏離論點,針對性不強。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論據,用針對性的論據來支撐觀點,是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的關鍵。教學中,筆者采取了以下方法:1.引導學生從經典作品中借鑒寫作技巧。如蘇洵的《六國論》,作者先從理論上論證中心論點,然后以確鑿的史實論證中心觀點。無論從理論上論證還是言之鑿鑿的事實論據,都始終緊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一觀點。因而,作品表現出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教學實踐表明,以經典作品為范例,啟迪學生善用論據,這是以讀促寫的有效之舉。2.引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僅有助于學生擴充知識積累,而且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3.重視對習作的評講。每次講評確定明確而集中的目標,通過對比分析、自我診斷、升格提升等方法,將講評與自改有機結合,在積累感性認識的同時積累理性認識。4.適當增加一些相關的輔助練習。實踐表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從源頭上防止寫作中論據與論點錯位現象的發生。

二、重視論據與時代接軌,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論據

議論文寫作中,論據與時代脫節,這是部分學生運用論據的常見現象。學生總以為選用典型的論據保險系數大,從而表現出論據運用中的返古現象,如題目為《積累》。學生習慣于從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去開掘,尋找所需的論據。諸如,清朝蒲松齡為了寫《聊齋》,“見行者過,必強與語,搜奇說異”,了解風土人情,積累寫作素材。當然,這個論據與論點還是合拍的。但是,缺乏時代氣息。而有的同學不僅“通古”,而且“察今”,搜集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作論據。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縱觀古代,搜集典型的材料作為論據,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放眼現代,收集時尚的材料、新穎的材料作為論據。教學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瀏覽信息,拓寬信息渠道;2.引導學生篩選信息,概括材料,積累素材;3.引導學生采取老材料新用、新材料先用、新老材料結合使用的方法,靈活地運用論據。

三、避免論據與論據失調,引導學生巧妙地運用論據

論據與論據的失調,主要是指論據與論據之間缺乏內在聯系。由于缺乏內在聯系,因而議論文邏輯性不強。究其原因,是對論據的內涵認識不足。因此,引導學生深刻認識論據的內涵,巧妙地運用論據,是避免論據與論據失調的方法之一。

以《責任》為例。論據1:據報載,某地施工負責人因車禍身亡,隨身攜帶的巨款不翼而飛。那正是在春節前夕,工人們心急如焚。于是,負責人之弟緊急籌措資金,保證了工人工資的及時發放。論據2:20世紀末,武漢市中心景明大樓的主人意外地收到來自國外的信函。內容是:此大樓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敬請注意大樓安全。發出信函的單位是英國某建筑事務所。論據1的內涵是:責任是人格完善的表現;論據2的內涵是:責任是事業發展的基礎。因此,找到了論據的內在聯系,那就是:責任既是人格完善的表現,也是事業發展的基礎。這樣,就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論述,首先論述“責任與人格”,其次論述“責任與事業”。這樣逐層論述的方法,會使說理更為透徹。

指導學生善用論據是高中作文教學的關鍵部分。只有有針對性地、靈活地、巧妙地運用論據,文章才會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