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英語,學生和教師各自都有深刻的感受和頗多的感慨。對很多學生而言,學習英語難于上“蜀道”;而對于教師來說,一堂英語課能得到學生的喜歡,那是夢寐以求的事了。英語教學中,只要處理好“教”與“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學理念上與時俱進,在教學方法上爬羅剔抉,創新多元。那么,英語課,想說愛你也容易!

一、強化學生主動學習,促進思維能力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解決好“誰是課堂中心”這個問題。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是課堂的中心這是毋容置疑的。因此,課堂上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及課堂的組織形式等,都必須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真正做到一切圍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學習及使用英語的能力來開展教學。突出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發掘其英語學習的潛力,從被動學習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充滿信心地主動學習。

二、突出多元練習主線,有效開展語言實踐

加強練習和訓練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重視和加強形成多樣的英語練習和訓練就必須改變把學生當作裝知識的容器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把英語課上成語法知識傳授課,而應把它上成英語語言實踐課。

課堂上要通過大量的語言操練,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各種活動時,從內容出發,從語言交際性出發,選擇一些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的語言材料,要讓學生在交流信息中,在表達情感體驗時,也就是在使用英語的時候,掌握英語,而不是刻意地記幾條語法規則。對教學內容、語言點的理解運用都必須落實在學生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安排中。

三、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實行分層教學方法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參與某種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是他們學習英語的原動力。要讓學生保持對英語持久高漲的學習興趣,光靠“一張嘴巴,一支鉛筆,一塊黑板”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顯然解決不了問題。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驗英語語言的使用環境,教師需要運用實物、掛圖、錄音機、投影儀、電腦等,把一些信息量大、抽象難以理解的難點,靈活加以轉換,并配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動聽、優美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讓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英語課堂,才能創設各種語言環境。設計多種語言實踐活動,才能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才能化呆板為生動,變抽象為具體。從而使學生不斷感受新鮮,達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英語課堂上,教師的眼中不能只有少數優等生,而應面向全體學生,更要關注邊緣生和學困生,要使每一位學生每堂課都積極參與,都有所收獲。在英語學習中,由于學生在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情感意識、學習條件等多方面都客觀地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實行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使他們都得到發展和提高。

四、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增強課堂駕馭能力

教師的教學技能直接影響和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師要更深入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精心設計和安排教學中的每一個活動、控制課堂進程,這對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自我充電,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加強理論學習,使自己具有深厚的英語語言知識能力,具備運用語言知識、語音語調及語感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總結和反思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提高課堂駕馭能力,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的方法有很多。但無論是何種方法都要適合學生,都要科學高效,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勤探索、多思考、善實踐,敢創新。如此,英語課,想說愛你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