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言缺失的改進策略
作者: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 趙惠麗
發布時間:2014-11-21 16:16:4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前的小學英語常態課,由于受到考試模式的約束,教師在“聽、說、讀、寫”四個技能發展上面,更偏重于“聽、讀、寫”這三個技能,忽略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本身存在的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意義,小學英語課堂學生語言缺失現象頻發。筆者結合教學實例,就如何通過優化設計各個教學細節,改善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語言缺失的問題作幾點探討。
一、巧妙設計課堂熱身,創設交流環境
【案例1】
林麗老師在第16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中,執教了一節展示課《What will I be when I grow up》。上課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Just look at me, can you say somethingaboutme? 學生們起初有些拘謹,老師繼續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比較有特征的頭發和嘴巴:Whataboutmy hair or my mouth? 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充滿了表達的欲望,出現了各種精彩的回答。S1: You're crazy! Your hair is bomb! S2: You're so cool! Your hair looks like chocolate! S3: Your hair looks like teddy dog's hair. S4: Your mouth looks like a moon.
“有效的導入設計不僅能活躍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可理解性輸入,讓其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后激活思維和用新目標語言進行表達的內驅力。”學生通過交際才會內化輸入的語言,并將其加工成自己的語言。林老師這樣的課堂熱身設計,源自現實生活,談論的是身邊的人或事,是跟學生密切相關的話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漲,語言輸出積極,課堂上看似隨意聊天,實則真正使英語的語用功能落到了實處。
二、利用開放性問題解讀語篇,創設交流環境
【案例2】
筆者曾聽過這樣一堂公開課,教者執教的教材是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中的 Part B Let's talk。本單元的主題是“季節”,本課旨在已學四季單詞和相關活動的基礎上,圍繞最喜歡的季節展開對話。文本是學生所熟悉的詞匯和句型,非常利于學生學習和交流。教者設計了這樣的問答環節:(PPT呈現孩子放風箏和植樹的圖片以及時間 )
T: Which season is it? S: It's spring.
T: What can we do? S1: We can fly kites. S2: We can plant trees.
T: When spring leaves, which season comes? S: Summer.
T: What's weather in summer? S: It's hot.
T: Which clothes can we wear? S1: Dress. S2: T-shirt.
T: Good! Can you wear a T-shit in winter? S: No, we can't.
縱觀整個問答環節 ,初看似乎均能緊扣文本,所設計的問題均圍繞“季節”這個主題展開。但是顯而易見,在這組對話當中,教者設計的大都為答案相對單一的封閉性問題。這樣的問題答案過于簡單,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經研究表明:難易適度的問題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非常有效。因此,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必須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關聯、相銜接。為了能讓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師在解析語篇時應盡可能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開放、自主、有意義的語言組織的機會。
三、利用思維導圖鋪設語用橋梁,建構語言支架
【案例3】
筆者觀摩了特級教師沈峰老師執教的一節示范課——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在帶領同學們解讀完文本后,沈峰老師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個關于本單元的思維導圖,之后詢問學生:Can you say somethingabout“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according the notes on the blackboard? 黑板上呈現的“Notes”就是一個針對本堂課教學內容設計的思維導圖。在這個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就能復述出課文內容了。
在高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語篇整體意義的把握,也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為學生構建了語言支架,讓學生有話可說。將思維導圖運用于進行課文復述時,降低了復述的難度,讓學生敢于開口講,從而達成讓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更多能真正運用英語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學到的語言進行交流,這樣的英語教學才更有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