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 應重視關愛生命教育
作者: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 廖萬東
發(fā)布時間:2014-11-19 10:48: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3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世界范圍內,每年約有100萬人自殺身亡,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而這三分之一中,又屬青少年的自殺比例最高。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各種原因選擇自殺。當我們在對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并尋找解決對策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當提高對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視。生物學作為研究生物結構、功能、發(fā)展等自然規(guī)律的學科,其內涵與要義在于認識并理解生命現象。從這一角度來講,它恰好可以成為學校開展關愛生命教育的載體與平臺。
一、高中生物教學開展關愛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幫助學生懂得珍惜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但在生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各種苦難與挫折,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很可能都會因為苦難與挫折而變得脆弱甚至不堪一擊。面對這種情況,假如一個人沒能意識到生命的構造發(fā)展,就難以理解其來之不易。因此,作為研究生命活動的生物學,可以在教會學生生命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貴,從而更加珍惜生命。
2.引導學生關愛他人。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存在于并依附于周圍的環(huán)境,假如人無法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諧相處,則其也難以實現生命的完滿與生活的愉悅。生物學中涉及到的諸多生命與環(huán)境關系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學習借鑒到和諧人際關系的必要性從而更好地理解、體諒、關愛、幫助他人。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關愛生命教育的內涵
1.正確認知生命。認識是理解生命的前提,更是關愛生命教育的基礎,因此,教師首先應當通過教材內容讓學生正確認知生命。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為例,該冊詳細講解了細胞的構造及其發(fā)展演變的完整過程。而細胞是構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單位,其演變發(fā)展過程也折射出人類生命的發(fā)展過程,如細胞的增殖、衰老、凋亡類似于人類的繁殖、衰老、死亡。教師應當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由此及彼地去幫助學生認識生命。
2.學會欣賞生命。從宏觀的角度上看,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從微觀的角度上,每一個生物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的《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所展現的生物演變過程與生物多樣性特征等,它們無一不體現出造物的奧妙與神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接觸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不同生命階段的過程中去學會欣賞生命。如學會欣賞自己在孩提時代、幼年時代、小學時代、初中時代直至當前高中時代的不同自己,并從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關愛生命教育
1.將理解生命納入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師擬定教學計劃并開展教學活動的目標與方向,因此,教師在開展關愛生命教育時應當將教會學生理解生命納入其中。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為例,自然選擇在決定生命進化方向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的物種,從宏觀的角度來講,這也是新生命誕生,新環(huán)境形成的一種方式。延伸至生命教育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外界力量的作用如社會環(huán)境、教育制度、親戚朋友等將可能影響個體的發(fā)展,如個人性格的形成、理想目標的樹立等,這些都是自然的過程與現象。學生在面對個人所不喜歡或者難以接受的外界力量時,不應當過分排斥而是應當學會理解。
2.將尊重生命編入教案課件。教案課件是教師開展課堂教育,落實教學目標的載體與工具,因此,教師在編撰準備時應當有意識地將教材內容與生命教育進行結合,以引導學生在理解生命的基礎上去尊重生命。以人教版生物必修3中的《群落的演替》為例,該章節(jié)主要講解了生物群落的演替過程,這與我們的家族繁衍擴大有著類似的意義。而家族的興替與發(fā)展不僅是個人成長環(huán)境的一個改變,也是整個時代發(fā)展的縮影與折射,這些都應當是被尊重被理解的。教師既可以選擇升華教材知識以延伸至生命教育,也可以選擇穿插進行,有機結合。
對于教師來講,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的教育,不僅是教會學生認知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從而愈發(fā)珍愛生命,而且要啟發(fā)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而更好地去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并實現個人理想。而這一切的落腳點都應當從日常的教學活動,從日常的學科內容開始,恰當地將關愛生命教育滲透到生物教學之中。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又能夠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且在更大意義上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均衡持續(xù)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