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成為作文的主人
作者:陜西省武功縣河道中學 寧 越
發布時間:2014-11-19 11:14: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常常發現思路雷同、內容雷同、手法雷同等現象,幾乎難以感受到個性智慧的閃耀;部分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無物,生搬硬套,嚴重脫離生活實際……面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怎樣指導學生作文?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實踐。
一、從生活中找“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很難想象學生腦中無物,腹中無墨,又怎能寫出文章來。“米”從哪里來?“米”來自生活,生活就是寫作的“米倉”。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豐富的積累是學生寫作的活水,寫作是閱讀的蓄水池。”要讓學生做有心人,認真留心周圍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仔細觀察周圍場景和人物舉止神態,認真思考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意義,從中發現有意義的寫作材料。要強調學生多動手,把平時自己看到的、悟到的精彩內容記下來,或摘抄,或制成卡片,或寫成日記,隨手翻閱,寫作時便可信手拈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視角、觸角伸向自然、社會、學校、家庭,讓他們放眼看,豎耳聽,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讓他們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創造生活,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寫作“活水”,作文就會自然而然從學生心底流淌出來。
二、說真話,抒真情
“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達到感染讀者的目的,那就要說真話,抒真情。首先,教師要解除學生作文的種種心理束縛,告訴他們“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心”。其次,教師更要具備一種寬廣的胸襟。中學生有獨立意識,對外界事物比較敏感,有許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他們也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在這種態勢下,對學生作文積極向上、體現時代主旋律的思想感情,教師更要熱情鼓勵并大力提倡;即使對學生流露出的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極的情緒,也應予以理解、尊重和疏導。因為所有“真實的消極”都比任何“虛假的積極”珍貴一百倍!學生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這是對教師的一種難能可貴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使他們重視寫作,樂于寫作。
三、巧用評語,普灑甘霖,激發寫作激情
一些作文能力差的學生,需要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作文評語中,我盡量找出他們習作的閃光點,采用個性化的評語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
我所帶班級有一名女生,學習較差,每次都不能按時交作業。一次,她在自由寫作中寫了一篇《老師,我想對您說》的習作。文中有一段這樣寫:“老師,這句話藏在我心里已好久了,今天我終于可以大膽地吐露出來了。記得有一次,我把作文本一直拖著沒有交給您,好幾次您督促,我都會找出許多理由來隱瞞,可是您卻都能原諒我,并鼓勵我,我非常感謝您有一顆寬容的心……老師謝謝您的批語和一次次熱情的鼓勵!每當我把作業本拿到您辦公室去時,心里都會默默地說:老師,我又一次犯錯誤了,對不起!我會改正的……”我在評語中寫道:“你的作文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進步!但要注意語言再簡練點!你能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很欣慰,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從此以后,這位學生的作文既真實又富于情感。
即使作文功底好的學生,也需巧用評語對其進行引導。一位學生在題為《我的夢,一定會實現》的文中,細膩真實地描述了自己一次次失敗的經歷,情緒低落。面對學生低沉的心情,我寫了這樣的評語:“你的作文,感情真實,文筆生動,流露出自己由自責、失望到希望、自信的情感變化過程。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不要懈氣,你的夢一定會實現!”在以后的作文中,再也感受不到她的消極情緒,代之而來的是昂揚自信、激昂向上的情懷。
由此可見,恰到好處的批語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是驅使其寫作動力的引擎。好的評語是灑向學生心靈的陽光,是滲入學生心田的甘霖,是對寫作激情的滋潤。
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積累和提煉寫作素材;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巧用評語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只有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步入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