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作者:陜西省綏德中學 薛飛雄
發布時間:2014-11-18 17:05: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效課堂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關注,也是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但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問題卻層出不窮,教學目標不能順利完成,經常會出現事與愿違的現象。筆者認為,要想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必須通過科學的、系統的數學課堂規劃來加以實現。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掌握知識轉化,讓學生愛學、好學、樂學,達到真正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果。
一、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啟發講解,以舊引新,設疑激趣等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同時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增強學習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強烈欲望。課堂設計必須圍繞提高課堂效率的這個總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數學課堂。
在課堂設計上,除了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思維特點外,更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與教師的思維發生共鳴,和教師的課堂節奏同步。為了避免學生分心走神而造成知識點遺漏、一知半解等現象。教師可以借用例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提問,從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從題設條件出發,認真分析,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理清解題思路,找出解題步驟,增強解題邏輯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課堂呈現出無限生機,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科學實施課堂規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實施數學課堂是落實教學設計,完成教學目標的實施階段,它由理論轉為實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實質性的作用。高效課堂重視教師的引導、指導作用,通過營造自由、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以學為主,以探索為核心的高效數學課堂。
討論的過程即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思維會不斷產生碰撞,產生新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之中,必須將討論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對于學生在討論中出現的普遍疑難問題,教師要及時講解,注重點評;對學生存在個別問題進行一對一輔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使學生有一種成功的喜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快樂學習。
三、及時歸納總結,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由于初中生處于生理發育、身心發展變化階段,青春期表現尤為突出,行為特征還未完全穩定,會表現出做事急躁、行事魯莽、輕易下結論等特點,由此容易導致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觀察審題不細,導致結論錯誤,所以教師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能力的訓練,通過同一題目對、錯案例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發現易錯點,讓學生通過訓練,吃一塹、長一智,掌握科學的方法。通過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可以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奧妙,和各類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培養都大有益處。
四、認真進行反思,提高數學課堂效果
教師在課堂之后,必須學會反思,通過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比如哪一種講解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還有哪些地方有不足之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反復琢磨更好的課堂呈現形式,在反思的過程中汲取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從而探索新型、高效的數學課堂。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必須反省自己在課堂中是否由“主體”向“主導”轉變,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能否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教師盡量言簡意賅,用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樂于聆聽老師的教誨,喜歡我們的數學課堂。
總之,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必須樹立“以學定教,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的教學思想,要不斷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只有提高了課堂效果,才能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