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課程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物理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新時期下高中物理教師應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強調學生本位,增強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提高物理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以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策略進行重點探究。

一、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主體地位,以“教”為中心,填鴨式的將知識塞進學生的大腦,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如何盡快融入課程改革的浪潮,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擺在每一個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師實施新型教學策略,能從過去只是一味重視知識體系的完整和嚴密轉向注重知識與社會發展、生活實際的聯系,充分發揮物理的實用性和綜合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物理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當中,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身心發展、終身學習的目的。

二、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策略分析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發生重大變化。創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創設生動的物理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改變傳統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能力,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前提,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保障。教師若想實現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可以實施以下有效策略。

1.創造寬松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熱情。

創造寬松開放的教學氛圍是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教師需要通過創新科學、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形式多樣、與學生身心發展相符的教學手段,利用合理的構想、恰當的材料、精煉的語言來引發學生對某些問題的關注,形成令人興奮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對生活、對知識展開思考。教師提出合適的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體育知識,能夠激發物理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積極心理狀態,形成有效教學環境,達到學練效果的最優程度。

2.創設生動的物理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創設形象生動的物理情境是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物理知識主要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和周圍世界,物理情境的創設能很好地把生活中出現的現象濃縮到情境中,使之成為學生學習新知的支架,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創設物理情境,以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為基礎,理論聯系實際,引導相關的物理問題,從而使學生對已有知識與將要學習的知識間聯系,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體驗、聯想、活動、探究,有利于學生學習和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從而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學習方法的發展。

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轉變教師關系,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讓教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他們留出思維的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獨立能力和自主能力,形成師生互動的高效課堂教學。

例如,在學習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組合,每三人一組每組一套儀器進行自我動手實驗,分別研究副線圈相對原線圈運動,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磁鐵相對螺線管運動,斷開和關閉電源四種情況的電流計指針偏轉情況,并隨時做好記錄。教師只在實驗前說明注意事項,實驗時規范學生操作。在小組討論后,教師挑選出操作較好的小組由學生向大家講解實驗流程及結論,其他學生在聽后做出補充或指出不同,老師作總結發言。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與成功。

綜上所述,新形式的高中物理教師教學策略是物理教學的重要要求,對學生全面發展起著重要意義。它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