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德育為先——淺談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
作者: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底張中心小學 盧引生
發布時間:2014-11-18 17:38:1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學校與社會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作為學校主體的學生在道德觀念上越來越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和沖擊,而主要依靠直接灌輸的傳統道德教育方式在面臨社會實踐的挑戰時顯得十分的蒼白無力。德育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
一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成分較重。不管我們承認還是不承認,無孔不入的各種媒體,事實上成了未成年人最有影響力的德育老師,根據在城區學校的調查發現:未成年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崇拜或者曾經崇拜過明星,他們主要關注和崇拜明星靚麗瀟灑的外貌,豐富多彩、奢侈氣派的生活。這無疑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改變。
二是自我中心主義傾向嚴重。這在中小學生身上體現的 比較明顯,他們多是獨生子女,到了學校后,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無法和別的同學很好地相處。學校在進行教育時往往忽視了這一點,致使有些小學生到了更高的年級后還是不能夠很好地處理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這種狀況應該引起學校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三是缺乏創造性和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我國的學校德育長期以來強調學生個體對集體和權威的服從,培養的目標是“聽話的”、“表現好的”學生,對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一直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加上長期以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較少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和想象,所以很大一部分中小學生都缺乏創造性和想象力。
上述各點明確指出我國各級學校德育問題之所在,也是我們要努力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在保有目前成效之前提下發揮及結合各項影響因素來解決德育所面臨的問題,那么,如何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腦、入心呢?如何使學生們的心靈得到大錘煉、大凈化、大升華呢?我認為,要想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好如下幾點非常重要。
1.學做人師,使自己成為一名可以讓家長托附孩子前途命運和學生永遠銘記的人師,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人師者即教書又育人,是素質教育的體現者,和諧教育的實施者,學生知識增長和思想進步的引領者。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風范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即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并且以育人為主,以育合格人才為主,做到真正的為人師表,成為讓學生家長可以托附孩子前途命運與讓學生永遠銘記的人,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好基。
2.發揮班主任主力軍的作用。首先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培訓、引領班主任走專業化道路是提高班主任素質的主要途徑。同時還應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出發,選拔出責任心強、富有愛心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待遇,設班主任特殊績效崗位津貼。其次在評模表優、職稱評定、晉級增資等方面給優秀班主任以傾斜,以此形成激勵機制,激發班主任工作積極性。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應該成為班主任處事的準則。如果班主任處理各種事情不遵循求真求善的原則,那么讓學生背再多的“真善美”的道德信條,又有什么用處呢?因此,我們的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德育的目標以自己良好的儀表舉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確的處事方式影響學生的成長。
3.教育內容定位,突出感恩和禮儀教育。一個人的習慣是從小到大漸進式養成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的,我們要以學生日常行為的養成為突破口,培養學生文明知禮、感恩父母、樹立自信,形成良好的習慣。首先,重視感恩教育。其次,要“學會關心”?,F代社會聯系的廣泛性和發展的快速性,要求我們的學生學會從關心自我的圈子中解放出來,積極主動地去關心這個紛繁的社會。我們未來一代又一代新人,必須學會“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地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關心其他物種”,“關心真理、知識和學習”,也“關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只有在這種積極而廣泛的關心中,人才得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愛憎分明的感情,強化負責進取的精神,激發創造發展的欲望,從而實現個性的健康發展。
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了下一代能夠健康茁壯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打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