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歲月如歌。

藥王山下,漆水河東,坐落著一所“狀元搖籃”——藥王山中小學。

在這里,處處昭示著鮮活的人文亮點,展示著無窮的生命張力,舞動著生命的自信與精彩。

五十多年來,她猶如一棵挺拔的勁松,根植于千年耀州這方淳樸、厚重的土地,從企辦學校開始,到發展、轉型、提升……櫛風沐雨五十余載,在一代又一代藥王山人的努力下,她一路走來,在歷史長河里繪就了斑斕色彩。

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寬闊的藥王大道北側,矗立著一座嶄新的學校——藥王山中小學。她的前身是陜西省耀縣水泥廠職工子弟學校,創建于1958年。目前,校園占地面積13440.82平方米,建筑面積5957平方米,綠化面積4669平方米。學校現設一校兩部,設有小學12個教學班,初中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99名,教職工86人,專任教師82名,其中二級職稱14人,一級職稱48人,高級職稱20人。學校現有微機室、心理咨詢室、科技活動室、地理教室、美術書法室、音樂舞蹈室、勞動教室、圖書閱覽室、團隊部和達到國家一類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實驗室等共21個功能部室。

歲月的腳步拉回到1956年,作為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陜西省第一水泥廠開工建設,在大型國有企業奠基的隆隆炮聲中,為了解決廠里子弟就學問題,陜西省耀縣水泥廠職工子弟學校應運而生。1958年學校開始招生時還只設小學部。20世紀60年代,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學生數量劇增,1960年開始設立初中部。1970年設立高中部。經歷三十余年的發展整合,2011年撤銷高中部,成為現在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直到2012年更名為“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中小學”,學校歷經輝煌、坎坷和鳳凰涅槃般重生,以嶄新的姿態矗立在渭北高原上。

近年來,學校順應現代教育發展新形勢,在上級領導的運籌指引下“破土”,在改革發展的風霜雨雪中“拔節”,在特色與創新的燦爛陽光下“挺進”,學校師資力量和校園環境得以全面加強改善。精良的教師隊伍,高標準的內配,科學有效的管理考核,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整體質量的提升,可謂碩果累累,成績喜人。學校先后被命名為銅川市“現代教育技術師范學校”、“少先隊工作先進集體”、“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歸屬地方后,先后又獲得了耀州區“實驗教學先進集體”、“教育系統大事實事承辦先進單位”、耀州區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耀州區德育示范學校、市級平安校園、市級綠化先進單位、市級文明校園等十多項集體榮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5年榮獲耀州區委、區政府中考“教育質量進步二等獎”。特別引以為榮的是學校曾走出了全國物理競賽第一名、清華學子王鉞、馮鵬;2004年、2005年、2008年,先后培養了三名銅川市中考狀元,被譽為“狀元搖籃”。

2013年,隨著耀州區全面推進陜西省“雙高雙普”及陜西省素質教育督導評估316工程評估驗收進度的加快,學校順利通過了區教體局素質教育督導評估316工程第二輪評估驗收。2014年,在全區強勢推進省級“雙高雙普”驗收準備的形勢下,學校緊跟形式和要求,全面調整了學前班和各部室的整體布局,基本達到了“雙高雙普”的要求。同時,在區教體局的積極爭取下,先后為學校配置了各部室裝配近10套,教室桌椅650套,各類儀器柜35個,圖書架30組,教師辦公桌椅90套,使學校設置配備及教育教學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先輩們風雨滄桑、弦歌不絕的史跡,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為了激發大家發揚傳統,學校多方努力,圍繞“回顧辦學歷史,總結辦學經驗,展示辦學成就,擴大學校聲譽,增強師生信心,推動全面發展”的主題,開展了校史整理刊印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學校各類工作再上新臺階。

以德立人是學校育人的基點,腳踏實地是謀求發展的基礎,精誠團結是實現跨越的基石。傳承藥王歷史,開創美好未來,藥王山中小學正昂首闊步,搏擊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潮頭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