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語有效銜接的實踐探究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七中學 朱 琳
發布時間:2014-10-21 17:02: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英語的學習,已經脫離了初中的記憶為主的學習方式,更多的需要學生理解掌握。而對剛剛升到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仍延續著初中的學習方式、方法,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缺乏思考,以致很多學生一到高中,英語學習成績下滑明顯,甚至有些曾經初中英語成績很好的學生,也表現的極不適應。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問題產生的各種原因進行了深入探究,對教學實踐進行了相應調整,取得了一些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 問題的成因分析
1. 從教學內容的要求分析。
初中英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而高中階段在詞匯量、詞語運用、寫作能力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很多學生面對大量的英語詞匯,記憶起來感覺壓力太大,再加上對詞語的運用,更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2. 從學習方式的轉變分析。
初中英語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記憶、打實基礎,而高中要求更多的卻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與理解。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要求,學習方式也需要相應的改變,初中的大量記憶少量運用明顯跟不上高中的學習內容和節奏。
3.從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分析。
高中英語教學內容比初中多出很多,同樣一節課里,學生所需要掌握的內容就更多,這就造成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初中課堂上如果內容沒有聽清,教師一般都會重復講解,加深學生的記憶。而在高中課堂,只有在難點和重點部分,教師才會有所側重地進行重復性講解。
二、 初高中英語有效銜接的策略
1. 給學生思想的準備。
學生對于高中、初中英語的看法區別不大,僅僅在于知識內容的加深而已。對此,教師應該專門用一節課的時間,把高中英語教學內容進行一個綜述,讓學生有一個大體印象,明確高中英語的側重和內容量。從而使學生從思想上對高中英語學習有一個清醒認識。這樣,學生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學習的準備工作就會做得比較充分,思想上就會有主動的需求分析。
2.摸底學生基礎,調整教學坡度。
高中的學生,來自附近多所初中學校,他們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在開始階段,教師應該首先了解每位學生的英語基礎,分析班級大部分學生英語主要掌握到了哪個階段,后進生的基礎情況與大部分的差距,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坡度,讓大部分學生能跟上教學進度,讓少部分后進生能產生緊迫感,主動地去消除差距。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針對初中英語需掌握、高中英語重運用的狀況,我們要教導學生改變過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從詞語、語句運用的角度出發,讓他們學會使用英語,掌握英語工具書的使用,降低詞語記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地位,加強詞語的靈活運用。我們應該教導學生把單詞放在語句中,放在段落中去記憶,這樣有語言本身的頓挫感可以幫助記憶,而且語境對于詞語的運用和詞意的理解都是幫助非常大的。這樣記憶起來,不僅比標注拼音記得牢靠,而且對于詞語如何使用也有了語境了解。
4.教師加強教學準備。
首先,教師需要對高一英語課程內容進行細致地了解,并對高中3年的英語教學有明確認知,在教學的內容上要做到熟悉透徹,這樣教學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有所側重。其次,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最后,循環收集學生學習情況,時段性調整教學坡度。當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教師需要了解這個學生具體的英語學習情況,這樣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才能有所側重,使學生持續學習熱情,彌補知識缺漏,改進學習方式,更好地配合教師教學。在對班級一個階段的教學結束后,重新摸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別學困生的學習情況,相應地提高一點學習坡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內容方式的改變,為下一個階段的高效課堂做好前期準備。
要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效率,則必須首先解決初高中的英語有效銜接問題。 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銜接的好壞、程度的多少都取決于教師發揮的程度。因此,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研究教法、針對具體的學生、班級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式方法,使學生平穩地渡過初高中銜接的這個坎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