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結合了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多種形式放映方式的信息技術。通過對計算機的利用,對文檔進行處理,能完成各種電子信息的操作。在傳統教學體系中,由教師、學生、教材構成教學系統的三要素,在如今的教學系統中,加入了現代化的科技設備,對計算機和投影儀的使用,使得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形象,也更便捷,更有趣,因為它更契合小學生的心理、情趣和思維。所以,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更加適用于小學數學課堂。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動態立體,生動形象。

多媒體的動態畫面具有情境設計的功能,已經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在數學課堂中加入多媒體使用,首先可以以聲音、影像激起學生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多媒體教學的數學圖形立體感更強,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語言難以描述但是可以用影像簡單地表達出來。這樣多媒體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從而讓學生們更輕松、快樂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發揮多媒體靈活、動態的優勢。

多媒體在課堂上的使用,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決定如何來利用多媒體技術,有的老師比較習慣傳統的教學模式,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多媒體教育模式確實有其優越性。數學課程中也有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讓人難以記住,于是學生還得反復地記憶,這與數學作為一門以運算為主的思維型學科相違背,讓學生靈活地記住概念、公式,并靈活地運用公式,這是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的。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要求都很高,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讓死板的理論變成生動、靈活的畫面,用三維立體圖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利用網絡途徑帶學生探索數學的奧妙……就不會再有那么多人厭惡數學,也會出現更多的數學天才。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是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教師需要掌握多媒體的操作技巧,盡可能地把課件做得更好。這也需要學校加強教師的多媒體操作技巧培訓,讓多媒體真正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

二、如何加強多媒體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通過互動營造激勵氛圍。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互動技術,它能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掌握主動性,能積極地參與與老師的互動學習,不斷探索新知識。如在教《認識物體和圖形》中認識圓的課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首先將生活中圓形物體,如自行車、火車、汽車等的輪子在多媒體上顯示出來,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將輪子依次換成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形狀,以動態演示“輪子是圓形的,而為什么其他的形狀不可以做輪子呢?”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互動學習中,學生有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就能很好的加強學生對圓特征的認識。借助具體的生活中的實例,設計符合情境的問題,整合數學課程資源進行教學。

2.利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

數學理論是比較抽象的,學生不容易深入理解,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充分刺激學生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使學生能立體的多維的接收信息,生動、形象地理解學習內容,從而提高理論知識的學習,解決課堂教學重點、難點,使理解更加形象。

3.針對教材進行的多媒體教學設計。

通過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快速理解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根據多媒體應用針對數學教材創設情境,提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

4.強化感知,在突破疑難時切入教學。

教師可以在教授抽象問題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體形象問題進行教學,讓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突破學習難點,更好的理解問題。如“找規律”課程學習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現實實物如蘋果,按一定規律排放,進行教學。

多媒體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優越性,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很多不足,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可是很多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和運用技巧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多媒體的功能和操作技巧還需進一步地探索。數學教師應理解并接受多媒體教學方式,快速地融入科學的教學理念,把新課程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慢慢地展開多媒體的應用工作,不斷地摸索多媒體技術給數學教學帶來的優勢,從而最大限度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