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先后訂閱過國內10多種教育報刊。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今案頭只保留著《人民教育》、《中小學教育》(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陜西教育》(綜合版)3份雜志和《教育文摘周報》1份報紙。這3刊1報各有特色,各有所重,味道各異。

作為一份本省教育類雜志,《陜西教育》從起初的綜合版到后來分為綜合、教學專版,我一直在關注、閱讀,為她欣喜過,拍手叫好;為她擔心過,憂思不斷。當我真正想拿起自己的筆,愿為她抒情點贊,應該是近兩年閱讀《陜西教育》(綜合版)后所產生的冷靜的“沖動”。

作為一份省級教育類刊物,她在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自己的追求與理念;用自己的優秀產品,兌現著自己的承諾與宣言;用自己豐富的教育情懷,溫暖蕩滌著廣大讀者的心田。

“我們的責任不是陪大家‘趕時髦’、‘湊熱鬧’,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提煉、提升和推介”。我們看到了貴刊重磅推介的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的學前教育府谷、三原縣的做法經驗,寶雞的高效課堂建設探索等。

“我們要做的是關注實踐,關注默默無聞的大多數,到教育的田野中‘發現’教育的薪火”。我們看到貴刊精心策劃報道的西安惠安中學的誠信教育、師德典范、教學名師的感人事跡。

“我們要的是參與研究、深入實踐、理解教師生活,透視精彩紛呈背后的教育底色”。我們看到貴刊鄭重推介的國內頂尖專家的真知灼見,省廳重視的教育評價改革的最新信息,高新一中拔尖人才培養的模本創新,西安大雁塔小學有效校本研修的實踐及西安大學區制的改革經驗。

“我們要做的還有吶喊、擂鼓,把我們的教育情懷有效表達。”我們看到了貴刊設立的“中國夢·教育情”“理想與信仰”“政策指南”“警鐘長鳴”等前沿、有品位的欄目。

我衷心地希望貴刊不斷總結成功經驗,揚長避短,使《陜西教育》(綜合版)特色更鮮明,品牌更鮮亮,再造新輝煌!(作者系中學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