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言 選 粹
發(fā)布時間:2014-10-20 16:45: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 歷史袁老師:愛因斯坦,年輕時先去中學教書,后當檢驗員。突然有一天石破天驚,寫出了相對論。他為什么有如此成就呢?傳記作家弗爾辛認為,這是因為愛因斯坦“并沒有與權威科學家進行辯駁、糾纏不休,而是在獨立的環(huán)境下任由自己的思緒飛揚”……所以,你如果想有成就,就千萬別和閑人爭吵。■ 看歷史: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第一份,用來做生活費;第二份,用來交朋友,擴大你的人際圈;第三份,用來學習,每個月買些書;第四份,用于旅游,一年獎勵自己旅游至少一次;第五份,用來投資。——巴菲特
■ 鳳凰博報: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索爾仁尼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羅斯作家)
■ 石康:我現(xiàn)在認為人的第一投資應在健康上,你看一本金庸小說的同時,至少也要看一本講運動的書,人必須要掌握一項競技運動,以便理解那些抽象的東西,比如節(jié)奏、進攻、防守,等等,一個人的基礎運動量,只要是少于每天五公里慢跑與一百俯臥撐,身心就不可能健康,健康度不佳,你的價值觀也易出問題。
■ 朱永新:蒙臺梭利說:“兒童生命最初的幾年是怎么過的。他被限制在家里。”兒童是在生活中學會生活的,必要的生活經(jīng)驗是兒童學會生活的基本前提。對于兒童來說,經(jīng)歷就是財富。打碎飯碗、弄臟衣服等都是很重要的體驗,真正的成長也才能夠實現(xiàn)。
■ 南風窗:【京華煙云】#書摘#我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林語堂
■ 慈實素食:幸福,不是能滿足所有愿望,而是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修行,不是要追求一種完美,而是能坦然接受種種不足。用智慧的心看透世間的黑白,用寬容的心來成就一切美好。
■ 鳳凰衛(wèi)視:【記錄】宮崎駿想通過電影《起風了》告訴大家,今天的現(xiàn)代人失去“追求不可能的夢想”的意志,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創(chuàng)造能力成為物質時代的奴隸。《起風了》不是要刻畫一個武器制造者的人生,而是通過主人公在逆境中的經(jīng)歷和成長,告訴人們不要放棄夢想,努力追求,不可能的也會變成可能。
■ 思想聚焦:生命告訴我們生來孤獨,而靈魂卻是告訴我們生來自由,生活只是讓我們嘗遍百味。
■ 上海肖濤:【西蒙娜·薇依:道德和文學】善,沒有什么比它更美麗、更精彩,更清新持久,更令人驚訝,充滿甜蜜和永遠的狂喜。惡,沙漠都不比它更枯燥、單調,令人厭倦。這就是關于真正的善惡的真理。而虛構的善惡則相反——虛構的善令人厭倦,平平無奇;虛構的惡則形形色色,充滿誘惑,迷人,深刻,充滿了魅力。
■ 西藏昌都人韓紅:你今天做的善事,也許人們明天就會忘記。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要做善事!說到底,它是我和上天之間的事,而不是我和他人之間的事。
■ 文志錄:和誰做朋友,與他的年齡,事業(yè),家庭,背景無關,也和他的智商、聰明與否無關。能成為朋友,只要滿足三點就可以,有共同的淚點,有一樣的笑點,有相似的飯點。一旦和誰成了朋友,千萬別覺得自己聰明對方傻,一旦覺得對方傻好欺騙,友誼就快完了。—— 馬丁
■ 中國教育研究:【愛孩子,也讓孩子愛你】孩子分一瓣橘子給媽媽,媽媽說“你吃吧”,孩子便獨自吃著。媽媽愛孩子,想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不同的是孩子擁有媽媽的愛,而媽媽卻拒絕了孩子的愛。也許就因這充滿愛的拒絕一次次上演,最終扼殺了孩子愛的天性和能力。于是孩子習慣著被愛,卻不知道怎樣去愛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