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忙碌而充實的時光
發布時間:2014-09-03 16:39: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暑假來了,教師們與忙碌、辛勞的教學工作作了一場短暫的告別。在長達兩個月的暑期里,是不是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的事情了呢?然而在很多教師,未必真的可以放下一切,自由隨意地揮灑這個假期。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假期并不意味著與教師職業生活及職業意識全部絕緣。相反,假期是教師們自主充電、自主加油的最好時機。可以參加各級培訓,更能夠以一種自己喜歡的、或快或慢的方式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欣賞別人的思想成果,并從別人那里得到啟發,讓忙碌與平淡的生活得到升華,度過一段忙碌而又充實的時光。
“特殊”的暑假
夏永立 安徽省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
暑假,應該是許多教師休閑娛樂的好時光。然而,今年的暑假對于我,卻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將度過一個充實、繁忙而具有挑戰的假期。
在假期中,我將和臺灣的何鳳珠老師同上“創意課”,進行兩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專題研討。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研修活動,心中充滿著興奮、激動和好奇,也深感自己身上的壓力,我將為之而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
準備這節“創意課”,沒有了學生可以試教,我只能在這個酷暑里面對著空曠的書房一次次地演練,然后反復地修改和完善。為了體現大陸數學教育的優勢和自己對數學教學富有個性化的思考,我需要盡可能地找到關于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然后歸納比較,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教案,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照抄。
在這次活動中,我除了要上一節課,還要作一個《我眼中的臺灣數學教育》的專題講座。為了更好地了解臺灣的數學教育,我只能利用假期時間閱讀臺灣的小學數學教材,對大陸和臺灣的數學教材進行系統地比較研究,從而開闊自己的專業視野。通過閱讀臺灣經典的數學教育著作,了解寶島的數學教育特色,為我的教學研究打開一扇新的“天窗”。
更值得期盼的是,在假期中我還能夠與何鳳珠老師有零距離的“對話”,讓我真實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和學識修養。雖然和她有過多次的網上交流,但至今還未曾謀面,有著相聚的渴望和期盼。我將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和她進行一次深度的交流,努力走進臺灣數學教育的美妙世界,也讓臺灣老師對大陸的數學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從而能夠在寶島傳播我們的數學教改經驗。
這個“特殊”的暑假,累并快樂著!
假期,因網研而豐盈
戴秋飚 江蘇省江陰市璜塘實驗小學
去年暑假,高溫天氣不斷,生性喜靜的我懶得外出游山玩水,因而時常“宅”在家中。但與網絡研修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讓這個假期過得尤其充實而有意義。經網友推薦,我加入了“鯤鵬小語工作室”、“小學語文教學群”、“商丘小學語文交流群”、“中國綠色生態語文寫作”……這些大多數為民間組織,參與者皆為志同道合的草根教師。但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熱熱鬧鬧。
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有觀看名師授課視頻,然后進行評課議課的;有請名家講座,即時網上提問的;還有預告研討主題,由主持人主持交流的。大伙借助于網絡平臺,各抒己見,踴躍發言,其熱烈程度是我們平時的培訓現場所看不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鯤鵬小語工作室”。周一:專題講座,課例賞析;周五:朗讀天地,讀書匯報;周日:主題交流,集體磨課。漸漸地,從相識到相知,我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團隊了。周一,我會早早地坐在電腦前觀看課例,聽大家和主持人的交流,在認真聽的基礎上開始發表自己的點滴感悟;周五、周日也會擠時間,看一看朗讀天地,聽一聽美文美聲,品一品主題交流,思一思集體磨課。慢慢地,發現自己的成長在拔節,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轉變。
在網研中前行,不僅收獲了智慧,成長了自己,更多的是與網友分享智慧,迸發思維的火花,共同成長。在網研中,我了解教改前沿思想,收集教學智慧,發現教育亮點,思考教學困惑。每一次的研討、交流,我都會獲得進步。
2014年的暑假注定是個學習的暑假,注定是個收獲滿滿的暑假;感謝你——網絡研修!
我的暑期家訪預案
黃鑒古 湖北省監利縣福田中學
我的暑假準備在家訪中度過。我要走進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家中,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為下半年的教育教學提供翔實的依據。
我要家訪,走進學生家庭。我要知道,學生是和爺爺奶奶相依,還是投親靠友?是單親家庭,還是雙親家庭?家中經濟狀況如何,父子感情如何,學生在家中的地位如何,鄰里關系如何?
我要家訪,走進家長心中。我要知道,家長對子女讀書重視與否?家長平時是關心他的思想成長多,身體成長多,還是學習成績多?平常是關心多,還是冷漠多?我想知道,如果學校有重大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家長愿意嗎?是禮貌性參加,還是以主人翁姿態、以建設性態度參加?我想知道,家長對我們學校、對老師有什么評價、要求、建議?
我要家訪,走進學生心中。我想知道,學生是自己主動要讀書,還是在家長的高壓下被迫讀書?讀書快樂嗎?動力在哪里?困難在哪里?最喜歡哪位老師,最喜歡誰的授課方式?學生究竟喜歡怎樣的老師,憧憬怎樣的學習方式?
我要家訪,走進左鄰右舍。我想知道,在鄰人眼里,他的這個小鄰居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聰明、善良、勤勞、關心家人、和睦鄰里,還是嬌寵、放縱、懶惰、感情淡漠、不理鄰里的未成熟少年?
重走那些年的教育之旅
王瑤 四川省綿陽二中
過去幾年中的每個暑假,我都在不同的地點進行著我的教育之旅。這個暑假,在我正式成為一名教師之前,我決定重走那些年的教育之旅,去兌現我曾許給孩子們的承諾。
2011年暑假,我在我的母校——陜西省中部某縣為初三的學生做了一場心理輔導。那年我剛念完大一,離開那所鄉村初中已有五個年頭。那些小我五六歲的弟弟妹妹端坐在悶熱的教室里,聽我一個人講故事,掌聲不時響起。我被那些弟弟妹妹的求知熱情所打動,因此許下承諾將來會再回來。
2012年暑假,我沒有回家,而是在四川成都一家名為“兒童樂園”的游樂園里陪著一群小朋友玩耍。那是我第一次到成都,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眾多幼兒園小朋友。他們的笑,他們的鬧,他們身上的純真無邪,都讓我感覺像是找回了久違的自己。從那群小朋友身上,我終于知道什么叫做“天真無邪”。或許他們早已不去“兒童樂園”玩耍,或許他們也已不記得我了,但我依然記得那時那刻的那份感動。
2013年暑假,我成了“快樂學校”里的一名志愿者,跟隨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前往重慶市綦江區一個偏遠小鎮上支教。僅僅十天,我愛上了那里緊湊的街道、別樣的風景和真誠的孩子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40名孩子組合成了一個新的班級,那便是我們支教的“戰場”。盡管年齡各異、年級也不盡相同,但我驚喜地看到,這群孩子彼此相處得很愉快,與我們相處得也很愉快。雖然只有短短十天,但這十天里,他們不再是人們口中的“留守兒童”,他們有了一群陪他們一起成長的哥哥姐姐們。
今年暑假,我徹底告別了校園,四年的師范生涯讓我明白了教師的光榮與偉大。大學時光里,我始終在進行讀書、寫作、思考和旅行。如今,在我步入工作崗位前的最后一個暑假里,我將要繼續追尋曾經的腳步。讀不一樣的生活之書,寫不一樣的教育故事,思考不一樣的人生經歷,感受不一樣的美麗風景。這將是我整個暑假的生活。
做個幸福的公益人
呂志敬 山東省利津縣北宋鎮實驗學校
盼望著,盼望著,暑假生活即將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暑期新農民培訓活動又將啟動了。今年有幸再次作為家庭教育培訓教師,在假期里深入村文化大院對農村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培訓!
今年我要給農村的家長朋友們談幾個“常識”: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做孩子的朋友;身教勝于言傳——做孩子的榜樣;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做孩子的喝彩者;讓“閱讀”和“興趣”陪伴孩子成長——做孩子的引路人。不再講述理論性的知識,而是用一個個喜聞樂見的案例,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呈現,讓農村的家長朋友們感同身受。這就需要我在暑假初始搜集案例、整合、完善。我不想再使用口頭說教這單一的形式給家長朋友們講述,這就需要我把原始材料整合成多媒體課件。對此并不熟練的我需要“惡補”視頻的錄制、剪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相關機器的調試和維修。
在培訓期間,除了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所感以外,更要和家長們像朋友一樣的交談,和他們共同探討家庭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吸取教訓,為家庭教育積累成功經驗。引導家長們讀書,向書本中吸取營養,讓書籍為家長們開展家庭教育的指明燈。
活動結束后,我還要根據在培訓期間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思,記錄,并做好反饋。對有些特殊家庭做好跟蹤服務,時刻關注他們。
在暑假期間參加這項公益活動,我將且行且珍惜!且行且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