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作者:陜西省旬陽縣城關小學校長 周高俊
發布時間:2014-09-03 14:54: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校創辦于乾隆初年,200多年的辦學歷史使學校擁有了豐厚的辦學經驗和濃郁的文化底蘊。多年來,學校在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教育傳承工作中,圍繞“真、善、美”的宗旨,樹立了“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的文化藝術教育辦學理念,明晰了“傳承漢水文化、開發藝術潛力、培養藝術情趣” 的文化藝術教育工作思路,圍繞“加強文化藝術教育,凸現辦學特色”這一目標,經過有益的實踐和探索,于 2000年被教育廳首批命名為陜西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2007被教育廳命名為陜西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2009年獲省級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2011年被授予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稱號。
一、強化學習,提高認識,樹立科學的文化藝術教育管理理念是先導
文化藝術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突破口,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認識上的統一才能達成行動上的一致,我校非常重視對各種文化藝術教育法規政策的學習,定期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類法規文件,提高全校教師對文化藝術教育及對創建文化藝術教育示范學校的重要性的認識。學校班子成員更加注重理論學習研究,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學習,學校領導對文化藝術教育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有了正確的認識,對學文化校藝術教育工作達成了共識:文化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是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藝術教育的學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文化藝術教育應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確立了以學校的內涵發展和特色建設為主線,以強化管理,統籌規劃、凸現特色、分類培養、分層提高為策略,堅持重在普及、協調發展、內外結合、全面提高的文化藝術教育工作思路,讓每一位學生在校園里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讓學校成為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二、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建立完善的文化藝術教育管理網絡是保障
為了加強文化藝術教育的貫徹落實,必須成立文化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和藝術學科教研組等管理機構,由校級領導分管文化藝術教育的組織、管理與落實。我們建立了學校班子成員包組制度、文化藝術教育成果獎勵制度、藝術教師工作實績考評制度等保障制度,健全了校長—→分管文化藝術教育副校長—→教導處—→藝術學科教研組四級管理網絡,全校上下信息暢通、工作有序、責任明確、管理科學,做到“一個指令,一個行動”,保證學校的每一項文化藝術活動無論巨細,都能有目的、有計劃、有秩序地展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大投入,強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藝術教育辦學環境是基礎
我校是首批命名的省級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省級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在市內外享有一定的盛譽,辦學條件居全市前列,學校環境優美、硬件設施配置齊全。在文化藝術教育經費投入上學校不等不靠,積極克服困難,廣開門道,爭取項目,八方求助,籌措資金,保證了文化藝術教育環境及設施建設與藝術教育需求的同步性。學校有專設的音樂室、舞蹈室、器樂室、美育室、書法室、多功能展示室等,相繼購置了手風琴、二胡、豎笛、鋼琴、古箏、管樂器、架子鼓等樂器,按照省一級一類標準配齊了藝術學科的教學器具和活動器材,添置了各類演出服裝數百件。
學校還特別重視文化藝術教育環境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不僅考慮其綠化、美化的功能,更注重其文化藝術的精神韻味,發揮其教育功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研訓結合,典型引路,建設和諧的文化藝術教育師資隊伍是關鍵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我校文化藝術教育蓬勃發展的原動力,學校擁有一支各具藝術特長和充滿活力的文化藝術學科教師隊伍,全組成員,同心同力,和諧共進,分工不分家,藝術教研組長負責藝術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藝術學科帶頭人負責學科藝術活動的開展,全組成員互相配合,共同協作,不計報酬,不計個人得失,確保了學校每項藝術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十分注重藝術教師職業道德、專業素養、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提高,一是校本培訓“請進來,引進智力資源,為全體藝術教師引路、把脈、指導” 、“走出去,外派骨干充電,為學科引領教師鋪路、搭橋、牽線”、“崗位練兵,要求做到‘七個一’ 即每學期讀一本教育教學著作,確定一個教學研究課題,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寫一份精彩的教學案例,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論文,每學年上一節公開課,每月進行一次教學反思。二是校本研訓“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成長檔案,記錄成長業績;教研活動,共享成長所得”。學校建立了藝術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倡導藝術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要求每位藝術教師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有研究方案、有研究記載,積極撰寫科研論文。通過多種渠道的培訓,努力提高藝術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每位藝術教師都能具有一樣拿得出、叫得響的專業技能,都具備良好的藝術學科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活動輔導能力。
五、內外結合,凸現特色,開展多元的文化藝術教育體驗活動是根本
具體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立足于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藝術教育,開足開齊藝術課程,保證藝術教育的普及率達到100%,做到任課教師專業化,教學管理規范化,教學過程開放化,教學評價多元化。同時,以豐富的課外教育活動促進藝術教育。我們的特色實踐活動是——
1.“我學習”課外文化藝術興趣班。我們根據學生的興趣,學校每學期開辦繪畫、書法、漢江石藝、漢劇臉譜、器樂、舞蹈、聲樂、體藝、棋類、英語、朗誦、演講、古詩詞賞讀、奧數、手工、攝影攝像等十三類30多個課外藝術興趣班,組建少兒合唱團、少兒韻律體操隊、帶操隊、呼啦圈隊、花樣跳繩隊、花樣籃球隊、花樣跳皮筋隊、太極拳隊、健美操隊等藝術團體,聘請專兼職輔導教師每學期超過40人,興趣班、藝術團體打破班級界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發揮自己的特長,選修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學生百分之百地參與到課外藝術教育活動中,人人有項目,個個有發展,得到了鍛煉,受到了熏陶,增長了見識。2.“我能行” 文化藝術素質展示園。 3.“我成長” 紅領巾廣播電視臺。4.“我體驗” 校園文化藝術節。5.“我自豪” 文化藝術評賽活動。
利用“傳統節日,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競賽活動,在健康有序的評賽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教育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培養了一大批學有所長、多才多藝的藝術人才,學校的藝術教育碩果累累,獲得集體及個人榮譽100多項。
總之,只要強化上述五項措施,就能有效促進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傳承,進而通過藝術教育的實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今后,我們將沿著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教育之路,向著創建陜西名校的目標闊步挺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