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國真正的貴族學校
發布時間:2014-09-03 15:19: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國私立高中算是享有盛名,著名的像圣保羅女子學校、西敏公學、伊頓公學等。因為一直秉持貴族精英教育模式,英國中學成為世界很多政商子女的首選。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人孩子也選擇進入英國所謂貴族學校學習。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那些政商子女趨之若鶩、略顯神秘的貴族學校。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坐落在倫敦20英里的溫莎小鎮,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地處白金漢郡的泰晤士河河畔,與女王鐘愛的溫莎宮隔岸相望,伊頓公學是一座古老的學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創辦。伊頓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管理嚴格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十分優異,被公認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
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也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
伊頓公學還以古老傳統和非常特別的校服而聞名。伊頓公學為不同職位、不同等級、不同榮譽的獲得者設計了不同著裝。伊頓的校服類似紳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襯衫、圓領扣、黑色的馬甲、長褲和皮鞋。這套行頭就要700英鎊,加上配套的成打襯衫、領帶等,裝扮一個伊頓人,至少要好幾千英鎊。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帶有披風的,那是國王獎學金獲得者的標志。(伊頓校服最早是喬治三世去世時人們為悼念他而穿)
錄取原則
伊頓過去是貴族學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冊。現在,學校里的貴族所剩無幾,所以“貴族”實際已變成“昂貴一族”的代稱。伊頓屬于私立學校,原則上是面向公眾招生,但要符合“財”、“才”二字才行。一個學生每年兩萬多英鎊的學費(包括住宿費),令許多家庭望而卻步。
據統計,英國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進入一般的公學讀書,但要進入伊頓公學的,則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有些英國的名門望族為了讓子弟能進入伊頓讀書,每當有男嬰出生,便憑“出生證”向伊頓公學報名排隊,希望到孩子長到12歲時能夠入學。
王室培養
伊頓不僅代表了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同時,也象征著榮譽與地位。一直以來英國的王室成員都把男孩子送到伊頓公學。王儲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都是該校畢業生。
2010年5月13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抵達位于首都倫敦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戴維·卡梅倫的教育背景將伊頓公學再次推至聚光燈下:500余年建校史,20名政府首腦。
哈羅公學
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位于倫敦西北角,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公學之一。它由哈羅當地的一個農民約翰·里昂于1572年創建,最初的目的是為當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演變,今天的哈羅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入讀的多為本地區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羅公學也因此在1870年另外創辦了約翰·里昂學校,專門招收當地學生。
哈羅公學招收年齡在13至18歲之間的男生,目前大約有800名學生就讀,全部為住校生。此外哈羅公學在曼谷還有一所哈羅國際學校,并在坦桑尼亞支持一所當地的學校。哈羅公學在2005年在中國北京開設一所2年制高中,提供英國的A-Level課程。
與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一樣,哈羅公學也擁有自己的特殊傳統。哈羅最著名的代表是學生的硬草帽,直到今天哈羅學生在上課時還必須戴這樣的帽子。另一個特殊的傳統是校歌,這在其他類似的公學中也很少見。這些歌曲大多編寫于1870年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四十年來》(Forty Years On)。
哈羅公學的體育活動也很有特點,他們最獨特的運動是哈羅足球(Harrow Football),這是一項介于足球和橄欖球之間的運動。另外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壁球最早也起源于哈羅公學。
哈羅公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詩人拜倫、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伊斯蘭學者馬默杜克·皮克索爾、攝影術的發明者福克斯·塔爾博特、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等。此外包括了約旦國王侯塞因、前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等中東王室成員也畢業于哈羅公學。
威斯敏斯特公學
威斯敏斯特皇家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St. Peter in Westminster),簡稱威斯敏斯特公學(Westminster School),位于倫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專用區。威斯敏斯特公學是一所古老的學校,建校時間可以追溯到1179年,學校由伊麗莎白一世建立,最初是一所男校,現今已成為男女混校,是英國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
威斯敏斯特公學是一所非常有朝氣的學校,學校尊重學術,尊重個體和個性,經典教學模式使學生富有靈性且成績顯著。在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學生們一般在13周歲時參加英國私立學校入學測試,威斯敏斯特自設獎學金測試,以獲得入學資格。
除了卓越的學術成就,威斯敏斯特公學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余活動和體育活動。學校著名的校友包括:克里斯托弗·雷恩、約翰·洛克、 杰里米·本瑟姆、愛德華·吉本等,還培養出了7位首相。
威斯敏斯特校園里有一個小花園,據說是英格蘭最古老的花園,連續種植了一千多年!威斯敏斯特學校,坐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瑪格麗特和威斯敏斯特宮的中間。
學校現在雖然跟教會脫離了,但是還保持了一些傳統,學校每個星期三都有一個拉丁禱告,對全校開放,先用拉丁文祈禱,再用英文。這個學校有著自己獨特的拉丁文發音,被稱作西敏寺拉丁。
威斯敏斯特也沒有特別強調校服,男生黑色西裝,白襯衣,領帶,這個是英國學校比較普遍的校服樣式,女生一般深色套裝,只有伊頓公學連上課也是穿燕尾服。威斯敏斯特有個特點,喜歡粉色,女生運動服都有粉色的條形邊邊,就連學校的主頁都是粉色邊框!這跟女王有關,因為學校跟女王有淵源,學校里種著女王的粉色玫瑰,所以粉色是威斯敏斯特公學的代表色。
圣保羅女中
圣保羅女中是一個走讀學校,不是寄宿制的,只招收女學生。學校成立于1904年。當前世界許多著名模特兒、電影演員、女經濟學家、社會名人都是出身于圣保羅女中,模特Edie Campbell 、歌手Joan Cross、女星Jennifer Saunders、Rachel Weisz等。這也是唯一一所不設校服的“貴族學校”。
入學標準:圣保羅女校11歲就可以入學。測試由筆試和面試組成。申請該學校需要提交申請表和出生證明,還有125磅注冊費。
初試通過電腦測驗完成,通過之后去學校參加筆試,考英語數學和理解能力。最后是15分鐘的面試。很多中國有錢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到英國貴族學校學習,不過好多都死在面試上了,歐美國家的面試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看你的答案,是看你整個人的氣度風范和表現出的儀態潛力等。
圣保羅女校有一個交響樂團,一個合唱團,中學生都可以申請,但是高中只有一個合唱團,叫“Paulina Voices”,是一個標志一樣的存在,不是隨便就能進的。在這些所謂的貴族學校里,能進到學校的社團是一個榮譽。體育方面她們的特色是曲棍球,和男校一樣,她們也有劃船這個項目。圣保羅女中是英國最頂尖的女子中學,也是所有貴族學校里年年都名列前茅的學校。
圣保羅女校的課程除了傳統貴族學校的課程以外,比如各種古典語,語言類的,數理化類的以外,還有喜劇之類的這種文藝課。音樂、戲劇、寫作可以說是圣保羅的特色。
從學校設立的獎學金就能看出來,學校突出女孩子的文藝氣息,重視音樂戲劇美術方面的培養,所以說圣保羅并不適合所有女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貴族學校都有開放日,希望家長到學校來參觀,看看是否適合這個學校的理念和氛圍。
溫徹斯特公學(Winchester College)
溫徹斯特公學誕生于1382年,是英國第一所公學,開創了英國公學教育的歷史。溫徹斯特公學由溫徹斯特主教廉威克姆創建,當時又稱溫徹斯特圣瑪麗學院。
溫徹斯特也沒有嚴格規定校服。學校建于1382年,位于英格蘭,漢普郡的溫切斯特。是一所男子寄宿制學校。創始人是溫切斯特主教(Bishop of Winchester)威廉·威克姆(William of Wykeham)。溫徹斯特公學的創立是英國公共教育以及之后蓬勃發展的公學制度的開端,這個體系日后被亨利六世模仿,建立了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所以說雖然“公學”由伊頓提出,但制度的創立來自于溫徹斯特。溫徹斯特公學在現在的位置上存在了600多年,是英格蘭歷史保存最完好的學校,也是英國九大公學中最古老的一所。同時它也是四所現存的全寄宿制公學之一。其他三所是伊頓公學,哈羅公學和拉德利中學(Radley College)。
溫徹斯特的學生,除了畢業之后直接上大學的,還有很多同學選擇了gapyear。gapyear就是指,中途休學一年去到社會上,參加工作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積累社會經驗,之后再回學校上課。結束gapyear回來之后,接下來的學習中學校會兼顧社交方面的能力和智力,從學術上進行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