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關注生活,關注生長”是課堂教學的價值追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思索:什么樣的課才算得上一節好課?“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就成為了課堂評價的標準。本人根據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

一、趣味性引題,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學生的已有化學知識、多媒體技術、生活常識以及趣味問題等,迅速將本節課教學中心課題內容引出。這樣不但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問題探究興趣。在將學生思維活動引入到主動積極狀態之后,就可以迅速地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如學習《垃圾資源化》一節,我沒有墨守陳規、單純進行環保意識的說教,而是以詳實的數據、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進行自我感受及自我體會。在此基礎上,再把本節研究課題引出。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助于其迅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雖然在實際教學中這一環節所使用的時間比較少,但卻必不可少。

二、將真愛灑向每一個角落

教師應該就像是學生的朋友一樣,給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只有在師生真情交流的基礎上,才能夠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這也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把真愛灑向每一個角落。廣大教師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進行關注,注重教育教學的“公平性”,真誠地把自己的真愛平等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博愛”。如果教師只是對一少部分學生給予真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不管教師將多少真情實感投入其中,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必定是會失敗的。所以,我的做法是真正面向全體。對有化學天賦、成績優秀的學生,重在督促,指出不足;對中等生,重在鼓勵,適當提問,調動學習積極性;對成績差的學生,我特別重視幫他們找到差距,準確定位,樹立信心。

三、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觀察、推理、思考、操作以及交流等學習活動。想要提高學習活動有效性,就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和記憶,必須要學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索等,這些才是化學學習有效性提高的重要方式。如《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一節,在學習鐵的化合物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一瓶部分氧化變質的FeSO4晶體,但是這瓶FeSO4的顏色發生了變化,淺綠色中略帶一點黃色。接著提出三個問題:1.黃色的物質是什么?如何通過實驗證明?2.原來是Fe2+,Fe3+從何而來呢?Fe2+是和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的結果?3.已經變黃的物質還能變綠嗎?讓學生經過討論,大膽設想,再通過實驗去探究,最終對其實驗結論進行總結。在這節課堂學習中,學生不但學會了用眼看、用耳聽及用口說,同時也學會了用手做、用腦想及用心學。同時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能夠主動地對知識奧秘進行探索學習,真切地體會探究性學習中所具有的艱辛以及探究時的成功喜悅。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我還引導學生學會了不同的學習方式,例如歸納總結法、觀察分析法、探索學習法以及聯想對比法等,對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杜威說:“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設恰當的情境”。教師對情境的創設,就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積極而熱烈,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富有活力,同時充滿了生活和生命氣息。曾經有一位特級教師說過,教師修養必須要具有“精、氣、神”三項要求。其中所謂的“精”是指精力充沛,“氣”則是指氣勢旺盛,“神”則是神采飛揚,這三項要求會對課堂教育教學效果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對生命課堂的探索,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它沒有終點,值得我們去進行不斷地探索。我期待在生命課堂中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對學生的學習內在驅動力進行激勵,挖掘學生潛力,積極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激發其對學習和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