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是人一生中意氣風發、精力旺盛、激情飛揚的重要階段,也是最美好的人生階段。職業幸福感影響著人一生的幸福!從事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應該學會提升自我職業幸福感。

1.人生有夢想。

成功心理學認為,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越大,人生有夢就是充實和幸福的。胸中有目標、理想、信念,人就會變得堅強、執著。有了夢想,心態就會轉變。而心態決定狀態,心態好了,工作就會變成一種享受、一種體驗。那樣,教育就不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學不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書不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安貧樂教是一種風格、一種境界,但發展意愿的缺失是一種“遺憾”、一種錯誤。

2.胸中有愛心。

教師的愛,不同于一般的愛,它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是博大無私的愛,是具有崇高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愛。這種愛是教師的精神海拔,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心中有愛,心胸就博大了,思想就深厚了,性情就樂觀了,人也就幸福了。

3.心中有滋養。

契訶夫認為,人應當有三個頭腦:一個是生來的頭腦,一個是從書中得來的頭腦,一個是從生活中得來的頭腦。這些都從不同方面說明了作為教師,內心的滋養是多么的重要。內心的滋養無非來自三個方面:一來自讀書,二來自工作,三來自生活。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廣泛的涉獵、寬闊的視野、獨到的認識以及靈活的方法,如何去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升華學生呢?

4.手中有方法。

雖然做任何事都有方法之說,但教書育人之法尤為重要。面對處于成長期的學生,教育教學的方法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作為中小學教師,整天和處于成長煩惱中的學生打交道,又面臨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如果沒有方法,工作就會很亂很煩且沒有成效和成就感。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具備六法:發現和品嘗工作甜頭之法,和學生一起享受成功之法,把事情做透、合理安排之法,抓“大”放“小”、培育細節之法,博大寬容之法,具體教學引導之法。

5.工作有內涵。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雖然具體、瑣碎,看起來都是“細小”的事情,但事小意義大,事小影響大。工作可以瀟灑但不能盲目、不能隨意,工作應有內涵,有豐富的內容和預期的成效。學生學習狀態的調整、學習成績的提高、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責任意識、法制意識、公德意識、勞動意識、文明意識的養成,幾乎都是要從細小瑣碎的事情上著手的。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一定要從小事著手、大處著眼。教育工作如此,教學工作也如此。

6.發展有方向。

對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而言,專業性發展是最佳的選擇。選擇專業發展,做專家型的教師,在教育內部適度合理流動、占領教育制高點、展現教育行業人的風采魅力是我們的最佳選擇,也是我們提升自身成就感、幸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7.生活有色彩。

生活是絢麗多彩的,中小學教師的生活也應該是積極、健康、高雅、文明、悠閑、樂觀、進取、豐富多彩的。一個幸福的教師不能把工作當成生活的全部,更不能作為唯一。工作狂、苦行僧、清教徒般的生活不屬于我們,那樣的生活偏離了人的本性,也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作為教師,把教書育人當成享受是對的。但作為唯一的享受就是錯的,我們還有其他的享受,這才是真正的生活。一定要樹立“留一點時間給生活,留一點生活給自己”的觀念,這樣才能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培養擁有健全人格的學生。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不僅來源于對工作的熱情,也來源于個人的自我發展和提升,來源于豐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