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工作之余,玩味這諸多妙語,擊節贊嘆之時,忽有所悟。當教師者不也有三種境界嗎?謂之曰:撞鐘型、敬業型和專家型。

撞鐘型是第一種境界,也是最低境界。所謂撞鐘型,就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撞鐘型教師的特點是有責任心,而缺乏事業心。他們不能自覺地學習新知識,不注重知識的更新,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知識老化,方法傳統簡單。但是,他們遵紀守法,工作責任心強,該干嗎時就干嗎。至于工作績效往往一般化,沒有多少起色。這種教師在學校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在少數。

敬業型是第二種境界,比起第一種境界撞鐘型,提升了一個檔次,上了一個新臺階。敬業型教師,既有責任心,也有事業心。他們能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不懈地學習,能與時俱進,自覺地搞好政治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工作能力。他們作風扎實,愛崗敬業,盡心盡力,有時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成效很突出。這種教師當然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是學校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所占比例大。

專家型是第三種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比起第二種境界敬業型,無疑又有很大的提升,有了質的變化與飛躍。專家型教師,自然有責任心,更有強烈的事業心。他們熱愛教育,無私奉獻于教育事業,與時俱進,甚或走在時代的前列。他們立志高遠,勇于開拓進取,往往是某學科帶頭人,是教育教學一線里鍛煉成長起來的行家里手,具有自己獨具個性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論。他們的工作業績非常顯著,很有特色,很有成就。這種教師,在校內外、省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可惜,這類教師人數很少,所占比例太小。許多學校尚是空白,一個也沒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我國已經制定了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的宏偉藍圖,舉國上下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新風尚。時代在呼喚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育在呼喚涌現更多的專家型教師。

讓我們在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洪流當中,奮勇搏擊,磨煉自己,不斷提升教師的境界。我們都應該以嚴謹求實的作風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努力使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師德高尚、開拓創新、成果豐碩的專家型教師隊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