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高效課堂”這一名詞應運而生。2010年底,韓立福教授所倡導的“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在我市全面推廣。作為一名校級實驗教師,三年來,我經歷了對實驗的抵觸、接受、認同和贊許幾個環節。可以說,我最終被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積極性折服了,真正信服了韓立福教授所說的學生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一、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明顯提升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創建學習共同體,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單位時間內提高學習績效,全面實現課程目標,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過程。它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課前結構化預習。即“讀”,通過“讀、劃、寫、記、練、思”“六字訣”的閱讀方法,使學生提前走進文本,在讀的基礎上,完成“問題導讀——評價單”。這樣,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就必須反復朗讀文本,走進文本,實現與文本的自主對話,因為有了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全面理解的難度就降低了不少。通過問題導讀,學生基本能順利完成“問題導讀——評價單”,當然這是建立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的。而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恰好就在這樣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我曾將實驗班級學生的閱讀作業和非實驗班的閱讀作業進行比對,無論是理解的深度和寬度,還是語言的組織,實驗班級的作業明顯占有優勢。

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

此模式的主旨是以問題發現、生成解決為主線,以評價為手段來開展教學行為的。學生完全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展示匯報等方式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師將學習、交流、發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課堂中只是適時對學生進行評價、點撥,鼓勵引導學生說得更好,做得更好。有時候甚至連點撥、評價、鼓勵這樣的環節也交給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發言的欲望,這樣自主學習的動機已經產生,但要想表現得比別人更精彩,就必須更加自覺地去學習、去探究,自學能力才會逐步增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組織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三、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問題會得到充分暴露,而小組內不僅要解決個性問題,提出共性問題,還要解決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就需要小組內的同學踴躍發言,合作完成。同時,匯報展示是此模式的關鍵環節,學生在課堂中要采用“展、思、論、評、演、記”的展示學習“六字訣”完成“問題生成——評價單”,并向全體同學展示。試想,如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能否說一句完整的話,能否準確表述小組內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時不時能帶給我驚喜和感動:一句句精彩的“格言警句”從學生中脫口而出,一幕幕生動的課本劇讓課堂生動無比,一場場激烈的辯論賽讓人心悅誠服……通過三年來的實踐,學生一個個從膽小怕說話,不敢舉手的旁觀者變成了爭著搶著回答問題,爭著搶著上臺展示的參與者,真正成了課堂的小主人。

三年來,雖然在實驗過程中也出現了學生學習成績不平衡,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進度緩慢等問題。但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整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已經形成。所以,我個人認為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它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希望我們廣大教師能切實轉變觀念,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整體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幸福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發展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