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師的學術道德與科研能力直接關乎到一所高校的整體競爭水平,青年教師在民辦高校中所處的地位十分重要,高校教師中的青年教師隊伍的素質與能力某方面代表了整所高校的能力與實力,反映了這所高校的精神風貌,本文從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和科研能力培養兩個方面分析了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現狀。

【關鍵詞】民辦高校 青年教師 學術道德 科研能力

基金項目: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XF110)。

高校教師的學術道德與科研能力是直接關乎到一所高校的整體競爭水平的,尤其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青年教師,他們年富力強,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工作精力十分充沛,科研能力較強,且有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高校教師中的青年教師隊伍的素質與能力某方面代表了整所高校的能力與實力,反映了這所高校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相對于德高望重的老教師而言,青年教師心態還不夠穩定,想要在學術上取得成就的心情尤為迫切,加上近年來高校職稱獎勵等獎懲措施越來越多,很多青年教師為了取得學術上的成就忽視了學術道德,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各種高校科研剽竊事件層出不窮,科研水準不高,基于這種現象,高校要十分重視對于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與科研能力培養。以下本文將從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和科研能力培養兩個方面分析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現狀,并針對問題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及其對策

近年來,特別是新世紀之后,由于教育的日趨產業化,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其辦學質量和綜合能力良莠不齊。高校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學術人才的重要搖籃,面對日益激烈的高校競爭,許多高校為了提高自己學校的學術水平和知名度,要求自己的教師加強科研能力。并且設立各種各樣的學術獎懲措施,片面地過度追求論文數量和科技成果,由此就導致了一些青年教師在進行學術活動時為了急功近利而有失職業道德。出現了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現象,而且隨著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現象有增無減,極大地影響甚至破壞了我國高校的整體信譽,造成了高校信譽危機的狀況。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針對這一愈演愈烈的學校道德滑坡現象,我國教育部在2006年成立了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旨在監督各地高校加強自身的學術道德建設與學風建設,在這一舉措的帶領下, 越來越多的高校為了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操守,也相應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與機構,用于促進教師的學術道德水準。同時,也有許多人專門就高校的教師道德素質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相關課題研究,總體看來,各個高校對教師的學術道德重視度有所提升。但是綜合國內民辦高校來看,對于教師隊伍,特別是青年教師隊伍的學術道德問題的重視力度還不夠,而且研究也多是片面,多數問題都是停留于表面,并沒有從根本上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

當下的時代,競爭核心就是人才的競爭,而對于一所高校來說也是如此,其核心競爭力也來源于人才的競爭,擁有的科研人才越多就表明這所高校擁有更多的綜合實力,青年教師幾乎代表了高校的未來和希望,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關乎著在他們教育下的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同時也關系著他們所接受的科研學術工作的健康發展,所以,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筆者在經過調查之后發現,目前的高校青年教師中大部分教師仍然認為學術道德十分重要而且亟待加強,這就從側面反映了青年教師是有一定的道德愿望與道德修養的,所以出現越來越多學術造假案、學術滑坡的現象是有其一定的原因的,筆者個人認為,當下環境里我國的學術界整體都出現了一種日益浮躁的學術氣氛,學術圈里充斥著金錢與利益的各種誘惑,這對于教師道德操守的堅持來說是一場非常嚴峻的考驗。同時,相比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和老學者,青年教師的發揮空間相對狹小,特別是在高校內進行課題申報的時候,青年教師身負著很大的壓力與競爭,發論文和報課題的機會非常小,與此同時,青年教師的另一頭是家庭與生活,他們是家庭的支柱,來自家庭與生活的壓力使得本來就已經疲憊的心更加疲憊,所以,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安下心來踏踏實實作學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針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青年教師出現道德滑坡現象并不是某一方面的過失,而是多種原因和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筆者就這樣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1.民辦高校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教育與引導

就目前的高校機制與環境來說,過分強調科研速度與論文數量,忽視對青年教師的道德教育與引導是造成目前學術界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高校青年教師只是被灌輸增強科研能力,卻缺乏治學精神的教育,所以針對這個情況,民辦高校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教育,特別是加強對優良學風和治學精神的教育,努力讓青年教師自覺維護自身的道德水準,修身正己、自我約束,踏踏實實作學問,始終以誠實守信的精神走在社會道德的前列。

2.民辦高校要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和學術評價機制以規范學術行為

在加強學術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各民辦高校還要制定出完善的獎懲制度,使青年教師樹立明確的制度意識用以規范青年教師的學術行為,并且還要制訂出相應的學術評價標準,改善教師的科研評價機制,不再以機械的論文數量與科研速度來要求教師,防止抄襲論文、拼湊論文的現象,并從源頭上遏制住違反學術道德規范的現象發生。

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及其對策

青年教師是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主干力量,高校的眾多科研項目與科研題材都需要青年教師來擔當,在眾多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是最具發展性和可塑性的,民辦高校想要在科研水平和能力上有所提高,必須發揮青年教師的潛力,培養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發展高校的科研隊伍。

目前在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著競爭壓力大,工作任務重的問題,許多青年教師的科研任務經常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而停滯,這樣的科研現狀影響了高校的整體科研水平,同時,由于一些青年教師并不是師范類院校畢業,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缺乏基本的教學理論知識,這些情況都制約了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此同時,在一些青年教師當中還存在著科研意識薄弱的情況,同時對自身的科研定位也不是很清楚,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科研選題等方面的申報。更有許多青年教師只是閉門造車,一味沉迷于自己的科研項目而忽視了團隊的力量,嚴重缺乏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這樣的科研方式是完全不利于科研項目的發展的,有時候,青年教師還只限于對于理論層次的研究,當面對向基層推廣的科技實驗活動時則搪塞再三,這種缺乏實際經驗,自我滿足的治學態度是十分不可取的。

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首先,對于民辦高校來說,應該完善科研制度,制定有利于激發青年教師積極性的政策,為青年教師提高更多的可以申報課題與科研項目的機會,并且鼓勵青年教師積極申報課題,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從多方面設置有利于青年教師進行科研發展的環境,同時還要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保證青年教師有一定的時間完成自己的相關課題。其次,對于青年教師自身而言,一定要加強主動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不能滿足于現狀,要時刻關注國內外最新科研動態,并且積極利用高校的有利學術資源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對于相關課題與項目的研究,青年教師一定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要敢于從困難問題中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重視理論研究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對實踐的應用,要在生產與實驗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科研能力。

高校青年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與科研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民辦高校在資源相對緊缺政策不太完善的情況下更應該注重自己青年教師的選拔與培養,要爭取發揮最大努力提高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的整體學術道德素質與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江新華.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行為表現、教育根源與治理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03).

[2]周興維.推進制度建設 遏止學術腐敗——關于重振學術道德的幾點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05).

[3]夏季.談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之機制創新[J].當代經濟,2009(18).

[4]孫延華.高校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培養的幾點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