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發展的趨勢,專業課程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新的辦學模式。本文以汽車機電專業為例,分別從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以及學生考核三個方面探討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對于課程改革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校企合作 課程建設 雙師型

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職教集團平臺的校企融合機制實證研究”(課題編號:SGH12605)。

我國正進入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階段,教育體制也必然與之相配合。在“十二五”社會發展規劃中,國家明確提出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列為對教育規劃的“三大目標”之一。這就意味著采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產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才能實現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力實施校企合作的創業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確保學校的教育質量和企業的用人質量,真正做到二者雙贏。

課程建設“校企合作”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是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的。選取企業老總、部門經理、學校領導、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共同組成“汽車機電專業建設合作委員會”。該委員會通過深入行業企業反復調研,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制訂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此目標圍繞實際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資格證書要求,設置課程及實驗實訓實習項目,打破傳統學科體系課程結構,按照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整合教學內容,形成以能力遞進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結構。一年級著重培養基礎能力,主要開設《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發動機構造》等課程,同時搭配《鉗工實訓》、《汽車構造實訓》等課程;二年級通過開設《汽車電氣設備檢修》、《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網絡技術》、《自動變速器檢修》、《汽車電氣檢修實訓》、《機電維修實訓》等課程及實訓重點打造學生崗位專項能力;到了三年級,學生會進入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在實踐中查缺補漏,在實際崗位上適應新的變化,掌握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設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使學生成為面向汽車機電維修、汽車電子產品等行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熟練掌握汽車機電維修與汽車電子產品加裝、調試與維修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并具備從事汽車機電維修、汽車電子設備改裝與調試、汽車電子產品生產管理與檢驗、汽車電子檢驗設備管理與維護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教學團隊“校企合作”

1.“雙師型”專業教師

所謂“雙師”,即專業教師必須具備“教師”和“技師”雙重角色。既能在理論教學中擔任教師,又能在實踐教學中完成技師的工作,理論、實踐兩手都要硬。比如汽車機電專業的教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面對自動變速器,能一邊講解作用、原理,一邊指導學生進行拆裝及故障診斷。

2.教師進企業進行實踐鍛煉

專業教師普遍缺乏企業一線的工作經驗,實踐動手能力亟待提高。進行校企合作后,專業教師可以到合作企業進行學習實踐。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及課余時間深入4S店、修理廠、制造車間等,向經驗豐富的維修技師咨詢學習,在實際崗位上進行操作,接受企業組織的技能培訓。在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了解企業的崗位職責、管理方式、用人要求,將這些內容滲透到日后的教學中去。通過下廠鍛煉,可以防止理論教學與企業的生產實際相脫節,可以將汽車機電方面的新工藝、新技術引入課堂,按照企業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切實提高校內實訓、實習的效果,教授給學生夠用的、企業需要的專業知識。在授課過程中,貫穿企業文化,以企業要求鍛煉學生,加強學生在勞動紀律、尊重他人、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行業、企業專家進課堂

學生們對于維修案例、維修技巧等內容最感興趣,我們的專業教師在這些方面卻恰恰是最缺乏的。而修理廠、4S店的技術專家實踐經驗豐富,長期的維修工作使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維修經驗、豐富的維修案例,將他們請進課堂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考核“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要讓企業更多地參與學校教學質量、學生實訓結果、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評定。學校是為企業培養人才,所以教出來的學生是否合格應該不是學校說了算,而是是否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企業按照國家、行業、企業的標準,依據對自己正式員工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定。對于考評中發現的一些共性問題,校企雙方一起想辦法解決。具體做法:一是督導組成員由校企雙方共同擔任,除了進行理論課的聽課、指導外,特別強化對實驗、實訓、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二是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聽取用人單位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改進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三是與企業建立合作辦學機制。可與多個品牌進行合作,簽訂訂單班。按照企業要求進行授課,最終完全由企業進行考核,是否合格、能不能上崗企業說了算。

汽車機電專業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究竟應該怎么去改,怎樣改效果最好,各個院校也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本文在此也只是談了一些粗淺的看法,期望得到同行們的指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讓職業教育走得更遠更好。

參考文獻:

[1]高職院校實施校企合作雙業教育雙贏模式的設計探析[J].職業教育,2011,(9).

[2]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專業課程改革[J].職業與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