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專業為高職教育中較常見的專業,近年來為社會提供了大量人才。為了解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本文對部分用人單位做了問卷調查,以此分析人才培養效果并對院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依據。【關鍵詞】會計專業 調查 就業導向 對策

調查對象及內容

本次調查對象為2012級、2013級及2014級畢業生或頂崗學生所在單位。調查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包括就業行業、規模、性質等;二是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及對畢業生的總體評價;三是用人單位對頂崗實習的接受情況及建議。

調查結果統計

本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發放問卷32份,收回有效問卷31份。以下為本次調查統計結果:

1.就業行業統計(如圖1)

2.是否電算化及電算化軟件應用模塊(如圖2、圖3)

3.就業崗位統計與可提供就業崗位統計(如圖4、圖5)

4.用人單位需求會計相關專業統計(如圖6)

5.對英語水平要求與計算機水平要求

在英語技能方面用人單位要求為能進行簡單交流。在計算機技能方面80%以上的單位要求為計算機等級一級以上。

針對調查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1.學生就業應具備的技能

(1)調查表明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包括會計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稅收核算與申報技能、財務預算與分析、會計電算化操作與維護以及統計分析。針對以上技能一方面在課程學習中掌握,另外一方面要在實訓、實習中加強。

(2)在英語技能方面,用人單位要求為能進行簡單交流,針對這種情況學生在校期間應注重英語的交流學習,而不能是啞巴英語、應試英語。

(3)在計算機技能方面,80%以上的單位要求為計算機等級一級以上,因此學生在校期間利用課余時間要考取計算機等級證書。

2.課程設置

(1)圍繞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以及用人單位提供的會計相關職位進行課程設置修訂。開設的課程有《基礎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稅收實務》、《會計電算化》、《統計基礎》、《財務會計》等。

(2)根據學生所從事行業比例開設課程。通過調查得出29%的學生從事的行業為商品流通業,因此可開設《商業企業會計》。

(3)根據學生所從事行業性質開設課程。通過調查得出80%以上學生從事的為中小企業會計工作,因此可開設《中小企業會計》。

(4)根據用人單位對專業技術資格的要求,結合專業資格考試的實際情況可開設的課程有《初級會計電算化》、《經濟法》。

3.實習實訓建議

(1)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使用手工賬與電算化的單位各占一半,針對此種現狀一方面要加強學生手工賬的實操訓練,同時也要熟練操作電算化軟件并能進行簡單維護。

(2)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基本一半的企業應用的電算化軟件為金蝶,30%為用友,因此在校期間對上述兩個軟件都應熟練操作。

(3)調查顯示,凡是電算化的單位都使用的模塊是總賬,其次為應收應付,財務應用,固定資產等。因此在電算化軟件模塊方面應重點掌握總賬、應收應付以及財務應用和固定資產四個模塊。

4.關于專業需求方面

從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用人單位在考慮會計相關的時候100%選擇了會計專業,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會計專業在會計相關專業中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必須以我們掌握足夠的專業核心技能以及其他技能為基礎。因此,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為學生就業學習指明方向,為院校修訂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在課程設置方面提供依據,也為教師教學作一些建議參考。

參考文獻:

[1]高巍.會計學專業基于就業需求培養模式的實證分析[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1(12).

[2]趙軍合.大學生就業調查與指導對策[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8(10).

[3]宣國平.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后調查[J].職教論壇,2012(5).

[4]夏章建.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