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旅游類項目化教學中學生 主體性激發的研究
作者: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孫 颯
發布時間:2014-06-23 10:57:07
【摘 要】高職旅游專業以其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以及應用性對教學過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主體性,是挖掘學生學習潛力與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也能因此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針對目前高職旅游類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其在激發學生主體性方面的不足,并積極尋求解決對策,是提高高職旅游專業教育水平的重點,也應當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的著眼點。
【關鍵詞】高職旅游課程 項目化教學 學生主體性
高職旅游專業的教育目標是能夠培養具有綜合理論水平高、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從而能夠在踏上工作崗位后迅速適應旅游專業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這一專業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要求較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就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發揮有著較高的要求。然而,現在高職類課程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實踐教學力度匱乏、課程與課程之間聯系不夠緊密、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等問題,特別是在操作能力比較強的相關課程中實踐性教學實施力度非常孱弱。為此,眾多高職院校掀起了一股針對實踐性教學教學方式方法探索和改革的浪潮,而在這其中,“項目化教學”的興起與發展尤其引人關注。項目化教學是適應教育水平不斷發展而逐漸成長起來的新的教學方式,在高職這樣的以職業性發展為要求的教育環境中有著顯著的意義,因而也是目前高職旅游類課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學途徑之一。
相關概念及意義
項目化教學是指以一個項目為載體,通過師生實施共同的工作來完成特定目標的教學活動,其性質屬于“行為導向型”教學模式的一種。其突出的特點在于非常強調教學活動的實踐性、獨立性、動態性、綜合性和廣泛性,通過教學項目的實施建立與社會實際的緊密關聯,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實際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所有的知識是以被采用的方式進入到學生視野,而不是像傳統教育模式的“你講我聽”的灌輸式教學。項目化教學具有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開放性等特點,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并掌握知識的良好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為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和教師所采用。
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一般是指在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以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通過教學途徑、教學目標等的設定,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選擇性、能動性、創造性以及自主性等,讓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達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
項目化教學與學生主體性的激發是不矛盾的,反而是相輔相成的,項目化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學生的主體性一旦激發出來,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更能夠發揮出項目化教學的優勢,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主體性激發對于旅游專業學習的影響
學生主體性的激發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主要是通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將自己當成是學習的主人,來自覺地、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過程成為鍛煉其思維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的過程,能夠使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沉著應對,采取最佳的解決辦法。旅游專業是一個互動性極強的工作,而且對于從業者有著較高的知識標準要求,尤其是踏上工作崗位之后,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豐富充實自己,與此同時,還需要適應與學校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這就對學生的適應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提出了要求,而如果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培養,則能夠很好地應對這一切。
也就是說,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不僅對其在獲取知識方面有很大幫助,而且能夠通過在這一過程中所培養起來的各方面的能力為其工作能力加分。
項目化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激發的現狀
1.流于形式,未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興趣
項目化教學自被高職教師采用之后,一直以來都是旅游專業學習的主要教學方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大部分的教學項目都是流于形式,簡單地將各種知識理論穿插在一起,而并沒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考慮在內。以旅游地理學為例,旅游者地理、旅游資源地理、交通地理與信息地圖這四者原本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整體知識,只要提取出一條具有趣味性的線索,來將其串聯在一起,就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一步步深入,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組合式的知識拼湊令學生在項目計劃建立之初就沒有太多興趣,在實施過程中也就抱著完成任務的應付態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從而也就沒有達到項目化教學的預期效果。
2.教師的主導性痕跡嚴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主導,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組織編寫教案,并且按照教師的思路引導學生,因而,即使是采取了項目化的教學模式,也仍然沒有真正掌握項目化教學的內涵,不能真正地將課程學習與學生的思維及學習習慣結合起來。尤其是項目實施的過程,在過度的教師主導的情況下,會挫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師強勢主導下,得不到有效發揮,因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組織和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就會草草敷衍了事。對于旅游專業來說,因為涉及到交通、餐飲、住宿、安全等多方面,如果沒有很好的知識框架結構,只是按圖索驥,學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于其后來實際應用會造成很多障礙。
3.學生配合默契度欠佳
項目化教學過程的實現依賴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依據項目的性質特點,以及學生的個人狀況來進行分組或者是其他分配,在教師既定的條件范圍內,并沒有考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度。例如,有的學生對交通方面有特長,有的學生在景點介紹、口頭表述等方面有所擅長,而有的學生在組織策劃方面有優勢,一旦形成一個學習小組,就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優勢,來形成相互彌補、相互促進的組織結構,而沒有考慮這些方面的后果就是——學生配合缺乏默契,導致項目進展不夠順利。
4.未能充分體現“因材施教”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在旅游專業的項目化教學中,因材施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由于旅游專業的綜合性,而學生時間經驗的匱乏性,勢必使得他們的知識面、知識掌握程度都有所差異。但是在目前所實施的項目化教學中,很少有教師會考慮到全面顧及各個層次的學生,也就談不上因材施教。一個項目流程下來,因為沒有針對性而往往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項目化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激發的對策研究
1.使學生充分了解教學的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明確方向和目標,學習尤其如此,如果學生自身不明確地了解教學目標,不理解該項教學過程中產生的相關價值和意義,那么其在學習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定的茫然性和被動性,甚至懷疑學習的有效性或實際價值,進而影響到他的學習態度。所以必須切實有效地制訂較為具體的項目化教學目標并有效地將其傳達給學生,避免制訂較為抽象或模糊的項目化教學目標,要最大程度上賦予教學目標以導向、激勵、評價等功能。
2.提出任務,以學生興趣為主導
在項目化教學實施之初,就應該全面考慮學生對于本知識點的興趣點在哪里,例如,名山大川的歷史淵源,或者是交通地理的獨特之處等。抓住一個大部分學生最感興趣的點,以此為切入點,來初步提出一個項目化教學任務。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興奮點,使其能夠從一開始就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這一課題項目的學習,這是學生學習主體性得以發揮的重要基礎,所以這也就成為了項目化教學能夠取得良好進展的保證。
3.制訂計劃,以因材施教為側重點
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需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從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出發,以彌補其不足,提升綜合水平為目的,因而就要在制訂計劃的時候,依據因材施教的理念,來給每個人設定不同的目標,甚至是不同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當然這個過程中還必須充分利用社會企業的現有資源與優勢培養打造出一支“職業化”教師隊伍,培養出充足數量的“雙師型”教師,并切實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含金量,使得“雙師型”教師成為能夠有效實施項目化教學的骨干力量。
4.實施計劃,以配合默契為手段
項目化教學的重要環節就是實施階段,實施階段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環節。配合默契的項目小組,能夠很快很好地推動項目開展,并且極富效率。旅游專業的綜合性特點也對從業者的相互配合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在劃分組別之際就考慮到成員之間的配合度,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應更注重引導學生之間能夠相互適應并相互促進,增強默契度。
5.評估總結,以全面發展為標準
評估總結是項目化教學的最后階段,也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最重要階段。在評估過程中,以學生的全面化發展為目標,以取得的階段性進步為標準,對每個學生的表現進行多樣化的評價,指出缺點與不足,同時也肯定優點與進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有針對性、有目標地進步。同時要注意,項目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和展示實踐成果的學習平臺,進而使學生能夠自發、自主、自動、自由地進行學習,這就決定了在其評價模式中必須注重長期項目化實踐與階段性項目化實踐相結合,不能在評價過程中過于偏向某方面,這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創造創新能力的出現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飛.項目化教學在高職旅游市場營銷課改中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4.
[2]楊偉容,陳海鷹,李綱.海南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白蓮.關于高職院校開展項目化教學的相關思考[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