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與個性化教學
作者: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王英英
發布時間:2014-06-23 10:46:14
【摘 要】體育舞蹈作為一種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和鍛煉價值的運動,近年來在高校得到了廣泛開設。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等因素的限制,當前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舞蹈的教學質量。對此,文章在分析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體育舞蹈課程的個性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校體育 體育舞蹈 個性化教學
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開展現狀
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主要還是沿襲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教師對學生進行單向、標準化的講解和示范,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和進行機械性的重復練習,加上課外無人指導等,反而使得體育舞蹈課程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學生參與熱情隨著課程教學的深入難以得到維持,進而造成教學質量不夠理想的教學現狀。就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體育舞蹈課程的理論教學相對較少,基本在2-4個學時,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形成對體育舞蹈運動項目的全面認識,對于其很多的鍛煉價值和教育功能認識不到位,無法樹立正確的體育舞蹈學習目標,進而影響到日后實踐教學的效果。
(2)總體課時偏少,基本會安排在30-36學時,這其中還包括學生理論課、體質測試、期末考核等所占用的時間,這就使體育教師能夠真正實施體育舞蹈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有些教師為了按時或提前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盲目地趕教學進度,反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訓練效果。同時,體育舞蹈教學缺乏課外的有效指導,學生只能放棄課外自我練習和提升的機會。
(3)體育舞蹈教學的方式與方法過于單一,主要是采取課內示范法,教師在課上做動作示范,學生進行機械性的模仿和訓練,基本不需要學生任何體育舞蹈思維,所以說這種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是一種單向灌輸式、壓迫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很難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性。
高校體育舞蹈的個性化教學策略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生本課堂
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設置,其主要目標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協調性發展,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學生在體育舞蹈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就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必須積極轉變體育舞蹈教學的傳統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自身引導職能的正確發揮,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熱情地參與到體育舞蹈教學活動中來,為學生個性化素質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2.確立個性化、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目標的明確,有助于各項教學管理活動的系統性開展。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應當將教學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即弱化體育舞蹈競技性教學和統一化教學,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展需求,制訂多元化、有層次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育舞蹈教學與學生個性化素質培養的有機結合。
3.構建人性化的分層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下,教學模式過于統一和落后,都是選取基本型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忽略了體育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很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重視分層教學策略和快樂教學策略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做到對學生體育舞蹈基礎和學習需求的充分適應與滿足,即根據體育舞蹈課堂上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健身內容的教學為主線,以發展大學生的基礎體育素質為根本,以健身知識、健身方法、健身理念的學習為主,逐步建立起人性化的分層教學模式。
4.對體育舞蹈教學的內容進行優化設置
筆者根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多年實踐經驗的總結,已經基本探索出了適合大學生體育舞蹈學習的學科內容體系。首先,要設置一些基礎性的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從最基本的基礎動作開始練習,逐漸形成成套的動作,并通過理論課程的開設和講解讓學生對體育舞蹈運動的基本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和強化,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其次,要結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多選擇一些時代感比較強的教學內容,如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特色鮮明的體育舞蹈運動項目,可以促進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內容體系的不斷完善,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體育舞蹈運動素質循序漸進提高。
5.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新時期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淡化對競技素質的考核,加大健康教育、學習過程和體育情感的考核比重,構建多元化的體育舞蹈教學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工作應有的職能和作用,促進大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授課方式的不斷改進,對體育舞蹈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激勵。
結 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在不容樂觀,各高校必須積極轉變體育舞蹈教學的傳統觀念和教育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健康教育理論為指導,進一步增強高校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趣味性、開放性和高效性,充分發揮體育舞蹈課程應有的價值和功能,實現與高校體育教育目標的協調與統一,促進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昌,陳飛,林碧英.體育舞蹈文化的審美特征與價值取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01).
[2]張冊,唐艷平,王合霞,趙恒.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展現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09).
[3]張世如.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選項課教學方法的探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