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作者: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 陜西寶雞 王盈盈
發布時間:2014-06-23 10:36:46
【摘 要】普通院校教師在教學中應循序漸進地培訓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記憶詞匯,從而加大詞匯量,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聽、說、寫,擴大積極詞匯的產出。
【關鍵詞】大學英語 詞匯 學習策略 指導
基金項目:寶雞文理學院院級項目: 優化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YK1011)。
筆者對寶雞文理學院2012級經濟管理系300名學生的高考分數調查得知,1%的學生高考英語分數在120分及以上。有85%的學生認為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的缺乏及運用是他們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因此,探求一套適合普通高校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教師在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地培訓學生詞匯學習策略
雖然按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應掌握一些詞匯學習的策略。筆者在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問卷調查中獲知;從上下文中學習猜詞意的占7%,是所有詞匯學習中占最高比例的學習策略。因此,教師從大一英語教學中就要針對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做一個系統培訓,在每堂課中有計劃,有安排地逐步傳授詞匯的學習策略。
1.語音學習詞匯
英語是字母語言,而漢字是表意文字語言。所以,會讀音是學生認識單詞的第一步,而記住讀音,寫出這個單詞就容易得多。但許多學生對單詞的初步識記還停留在一個一個字母反復拼讀中,機械記憶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學生漸漸失去信心。教師不妨耐下心,對一些基本的字母發音,字母組合發音,音節劃分,重音規則,開閉音節等給學生插入,在平時教學中系統地講解,并且教會學生利用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讀音,聯想音似記憶單詞,并要大聲朗讀。英語中有的單詞和漢語中的象聲詞類似:如guitar, bang, crash, bark, crow, quack, click等。單詞只有會寫會讀,這才能有效地在口語或寫作中運用。
2.構詞法
根據T·皮爾斯和約翰·阿爾基沃的統計,在現代英語中全部新增詞的30%-40%是通過前后綴形成的,28%-30%是通過合成法構成的,26%是通過轉化法形成的。所以,學生在學會大概2000多個基本詞匯后,掌握詞匯的構成法,如派生,復合,轉化,縮略及拼綴后,詞匯量會明顯增加。
教師在傳授構詞法中,一方面可以參照教材中的構詞法練習,一方面也要為學生總結概括前后綴規律,比如詞綴:anti-, multi-, sub-, co-, trans-, ex-,-ee,-fy ,-ic, -ance, -ence,-ize 等,這些詞綴有表詞意的,也有既表示詞意,又表示詞性的。比如;以稱謂名詞或時間名詞加ly 的詞幾乎都是形容詞詞性:friendly, motherly, grandfatherly, sisterly, brotherly, fatherly, timely, fortnightly, yearly, daily, monthly等。教師必須在平時教學中加以整理總結,給以學生大量的例子,啟發學生在學習中猜測詞義及詞性,循序漸進傳授給學生,日積月累,不能一次講得太多,并要求學生記憶和使用。
3.聯想歸類詞匯
在浩瀚的英語詞海中,有的詞匯形似但意異,如delicate, dedicate / aspect, respect, suspect, inspect, except這類詞,注意寫時正確;有的詞匯音似但形異意異,如flower, flour,這類詞較少,在聽力時會受到干擾;有的詞匯意似但形音不同:如unbelievable, incredible/ provide, supply,這類詞必須注意同義詞的細微差別,因為每個詞匯有它的字面意義(denotation)和隱含意義(connotation)兩個方面,教師可以用英語解釋這些詞匯,或創設幾種交際環境,讓學生去體會這些詞語的真正差異。同時,許多詞匯是以詞族形式存在著,如經濟類詞語;finance, economy, benefit, welfare, interest, share, stock, fund 等,教師啟發學生去聯想總結相關類別詞語,也可以運用頭腦風暴聯想詞匯。總之,在教學中,逐漸為學生養成一種聯想記憶單詞的習慣。
4.詞語上下文關系
詞匯的含義并不只是表面的,不能剝離于上下文的意義。“要做到詞能達意,不僅應掌握詞義的表面意義和內涵意義,還要注意其他意義,如風格意義,它涉及到語言使用的社會意義;感情意義,有關說話者的感情和態度;反射意義,通過詞匯的一個義項與另一個義項聯系體現出的意義;搭配意義,通過與周圍的詞的聯系體現出來的意義。”(郭艷玲) 筆者曾見過學生寫作中出現:心跳(heart jump)積極的態度(active attitude)這些錯誤驗證了學生對詞匯只是死記硬背它的漢語概念,但確切地說,英語很少有與漢語完全一一對等的含義。筆者認為,對一個詞義的完全領會一定要在一定的語境中,通過上下文的關系及作者的寫作情感、寫作風格來領悟。因此,指導學生通過上下文無論是猜詞還是領悟詞的內涵意義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通過上下文的閱讀,啟發學生關注詞匯的搭配,這才能幫助學生真正掌握這個詞匯。
5.詞塊及詞匯搭配關系
英語詞匯中有大量的固定搭配、慣用語、常用語句構架,一般統稱為詞塊。在平時的閱讀中,培養學生去識別這些詞塊,如:go through, ups and downs, without doubt, how come, what’s up?It occurred me that…, it happened to me that…幫助學生收集整理這些高頻詞塊,這些高頻詞塊是學生口語及寫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6.詞匯的重復學習法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溫故而知新,詞匯學習更是如此。大學英語教材一般按同一話題安排單元,在一個單元中,有一定量相關話題的高頻詞匯,文章中重復率高,教師可挑選它們,學生可通過聽寫、填詞、造句等方法真正掌握詞匯。或者教師可以運用遺忘規律,對重點單詞除及時復習外,可以對前面單元學過的單詞滾動復習,從而克服學生對詞匯的遺忘。
培養學生詞匯學習策略是一個長期的教學任務之一。教師應避免在教學中犯以下錯誤: 對每個單詞都蜻蜓點水而過,重點詞匯的廣度深度講解不透;對每個單詞都拓展講解,構成上課時,只是一味的詞匯教學;詞匯教學無計劃、無目標,無法形成詞匯的系統性規則。
教師在學生詞匯學習實踐中給予指導
筆者在對學生就詞匯相關調查中發現,制約學生詞匯學習的因素很多,如閱讀量小;記住的單詞馬上就忘記,溫習不及時;即使記住某個詞匯,到用時回憶不起來,即使回憶起來,也可能用錯;怕用錯鬧笑話,不敢使用。全體同學都有考四級打算并希望能過四級,但能每天堅持平均學英語達到20到30分鐘的學生不足2%。
1.鼓勵并要求學生增加閱讀擴大詞匯量
Holmes 和singer 等人關于多層次閱讀理論的研究表明,在文章中,詞匯含義的理解占閱讀能力的30%,單獨詞匯量對了解文章中的詞匯含義起47%的作用;詞匯辨認占閱讀速度28%的比例。因此,學生的詞匯量越大,閱讀速度就越快,而閱讀速度越快,他在單位時間接觸到的詞匯就越多,詞匯量就會積累越多,理解文章能力就越強,就越有興趣閱讀。普通院校學生詞匯量小是制約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章,這樣可拓展他們視野也可增加知識面,同時促進詞匯量的增大。但普通高校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提出一些要求:每單元text A要精讀,提前預習,不懂得單詞及詞塊在教師講解時就能得到足夠注意,課后必須記住這些單詞的詞義或釋義,并就重點詞匯及詞塊造句等使用,在學完文章后,要求學生再次復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匯的內涵與外延。每單元text B要求學生泛讀,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給予學生重點詞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體會,從上下文中去感悟這些詞匯的意義及使用規則。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應對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利用聽寫,填詞等方法確保學生已經記住,把這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2.指導學生在聽、說、寫、譯的練習中增加積極詞匯量
筆者在對學生詞匯使用難度調查中,學生對英語運用難易程度排序為:說,聽,寫,譯和讀。這說明:學生對詞匯的產出能力差,也就是所學詞匯大多都是消極詞匯。Wallance(1982)指出:掌握一個詞意味著:識別其書面和口頭形式;隨時回憶起該單詞;與適當的物體和概念聯系起來;以適當的語法形式使用該單詞;正確地搭配使用該單詞;按適當的程度使用該詞;口頭上正確拼讀該單詞;書寫中正確地拼寫單詞;意識該詞的引申意義。按《大學生課程教學要求》大學生應至少掌握2000多個符合以上要求的積極詞匯,這無疑對普通院校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使用詞匯。
(1)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出錯。一個人要想學會游泳,就必須在水中練習,更有可能嗆到水。讓學生張開嘴大膽去說,提醒鼓勵學生用一些新詞、難詞,在學生說時,不要過多地指正錯誤,只要愿意開口講都應得到表揚,從而增強他們使用英語的自信心。
(2)鼓勵學生使用高頻詞匯及習語。教師就課本中一個topic中的高頻詞匯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使用它們練習相關話題,可以通過造句、翻譯,或寫作形式加以練習。同時,鼓勵學生積累日常高頻詞匯,如一些高頻習語: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everything but the kitchen sink,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等。
(3)鼓勵學生多聽,多使用聽力中的詞塊。教師應在指導學生聽力時,總結歸納相關聽力中口語化的詞塊,如toss and turn, turn one’s back, between the two of us 等。這些詞匯或詞塊更形象生動,更適于口語表達。還有比如一些諺語:study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be up to my ears in homework等。 《新視野視聽說教程》中,每個單元就同一個話題列舉了很多有用的詞塊及表達,教師可要求學生理解背誦,在聽力之外,也可以運用在日常口語表達上。
當然,教學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一方面在提高自己教法上要下工夫;另一方面,鑒于普通院校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筆者強調:教師就如何確保學生真正獲得知識的管理方面也應該付出努力。假如教師付出一半的努力,學生可以獲得四分之一的收獲,那如果教師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學生也可獲得一半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郭艷玲.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Vol21,No.3.
[2]黎宏.詞匯教學法與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5,No.2.
[3]孫興文.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考[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1998.No.2.
[4]Wallance Teaching Vocabulary[M].London,Heinemann:1982.
[5]Widdowson H.The changing role and nature of ElT[J].ELT Journal, 1992(7):18.
[6]楊敏.如何改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