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理論是針對英語的閱讀訓練提出的專門學問,能夠指導學生熟悉閱讀的根本內涵,從深層次進行分析閱讀的基本過程,幫助學生以專業的角度進行學習。本文主要是通過研究閱讀理論,分析其具體在大學英語閱讀課程中的具體應用,相應地提出了完整的課堂程序,并根據修改程序設計了相應的評價體系,方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程度。最后針對本文的研究,分析了具體的實施意義,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 閱讀理論 課程設計 評價體系

閱讀理論是近代教育學中的熱點話題,應用閱讀理論能夠進一步熟悉閱讀行為,在分析閱讀后形成專門化的技巧。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仍很普及,阻礙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影響了聽、說、寫、譯等技巧的提高。根據分析近年來流行的閱讀理論和技巧,強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不能簡單化,而是要把閱讀看成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是讀者和語篇互動、構造和產生具有新的意義的語篇過程,是一個交際過程。教學中,師生雙方明確閱讀的性質、目的、類型和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結合閱讀理論,針對大學英語閱讀課程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并相應地提出了評價體系,方便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總結了本文研究的意義,指出了存在的研究不足,為將來的研究指明方向。

閱讀理論分析

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不僅阻礙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影響了大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目前的大學課堂了。所以我們必須總結和分析近幾年來大學中所流行的閱讀理論和技巧,強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不能將其看作是一件簡單的小事,而是要把閱讀這個環節看成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是讀者和作者、讀者和作品之間的互動,新的閱讀模式的產生對于英語課堂來說具有全新的意義。如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雙方都能夠明確英語閱讀的性質、目的、類型和方法,相信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理論是一門專門研究閱讀的知識體系,有諸多學者對閱讀理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現已形成較為體系的理論構架,主要的研究理論包括以下:

1.信息處理閱讀理論

實際上,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就是講文章的信息轉化到學生腦海的過程,學生需要對接觸到的信息進行處理,轉化為自己的認識,該理論強調了信息處理的自動化,能夠將語言進行信息的吸收及轉化。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信息處理是在閱讀完成后所形成的文字識別以及意群,這種理論對閱讀教學最直接的指導意義是培養學生識讀文字語言時的語感。同時,信息處理閱讀理論強調的是看到單詞瞬間反應,根據自身信息處理迅速而準確地辨別出詞義,能夠具備辨認語言文字符號的能力,只有形成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

2.情緒型閱讀理論

情感型閱讀理論認為在閱讀過程中情感因素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閱讀行為實際上需要讀者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涉及到注意力、理解力和姿態行為,這些行為與情緒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該理論中,閱讀和情緒兩者相互依靠,相互反饋,彼此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該理論指出了社會環境對閱讀行為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閱讀行為與讀者所處的環境存在必然聯系,不同的社會環境下讀者可能產生不同的閱讀認識。實際上,該理論說明了閱讀中需要考慮讀者的情緒,這些情緒會直接影響閱讀效果,只有控制在良好的范圍內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3.篇章層次閱讀理論

該理論主要說明了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理解是基于文章的整體結構,從全文的角度獲取的文章內涵。在閱讀過程中,通過逐句理解,讀者就會在全文的整體上形成宏觀的理解,也就達到了篇章層次。其中,該理論指出了文章的理解主要取決于四個方面,包括:省略、推廣、選擇與組織。讀者在閱讀完文章也就將文章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宏觀語義結構,就可以從文章的整體角度產生認識,這些認識來自于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記憶的微觀語義。該理論強調在理解與回憶閱讀內容時所需要的知識結構的掌握,也強調對文章在篇章層次上的總體處理。

4.多層次閱讀理論

該理論主要將閱讀行文轉換成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閱讀能力主要包括閱讀知識的智力、領悟詞語關系能力、掌握詞語含義能力、目光移動時間等其他能力。實際上就是指在閱讀中讀者具備的多層次的個人能力,例如,邏輯判斷能力、求知欲以及持續能力。閱讀速度主要包括在詞語辨析和掌握詞義方面的能力,具體體現在閱讀過程中每一目光所能包含的知識量,對知識的理解和反應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多層次閱讀理論說明了閱讀所應該具備的能力,也是閱讀過程中需要考查的能力,對于閱讀課程的設置有著指導意義。

英語閱讀教學程序設計

大學英語指的是我國眾多高校所開設的公共課,全國現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英語教師高達幾萬人,他們擔負著全國各大高校學生的英語教學任務,所以大學英語課是一門設計面非常廣泛的課程,而閱讀課無論是在平時的課堂中還是在考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大學英語是一門涉及面廣的課程。而閱讀課主要指精讀課,所占課時最多,相關數據顯示閱讀課在課堂中所占的比重竟然高達66.3%之多,然而傳統的大學生閱讀課程缺乏有效的設計,即沒有形成專業化和系統的教育方式,這不利于實施閱讀教育。通過分析閱讀理論可知,閱讀是一項復雜的認識行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在課程設計中須要把握閱讀行為。

大學生英語閱讀課程設計要以學生的學習水平為目標,以閱讀理論為支持,在課堂上形成系統的流程,具體包括:

1.信息處理閱讀能力培養設計

在進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時,須要保證學生能夠按照規范的閱讀方法進行,這就需要在課堂設計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流程,進而提高其閱讀能力。在課堂設計中,應按照以下規范的流程進行:第一,由題目進行文章內容的推測,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在讓學生閱讀全文的第一句,證實判斷的準確性,初步進行文章的推測,在腦海里形成初步想法。第二,進行全文的預讀,概括全文的含義。第三,進行文章內容的分段,概括大意,獲取全文含義。第四,幫助學生控制閱讀速度,在閱讀中關注信號詞,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該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第五,全文的精讀分析,針對全文微觀上句義及結構進行分析,向學生講解文章的知識點。第六,研究文章的論點提出方法,分析文章的感情變化,掌握挖掘文章論點銜接的方法。第七,由學生進行文章的經驗總結,對全文的內容進行再次討論。

2.情緒型閱讀培養設計

閱讀情緒對于大學生的閱讀效果有著顯著的影響,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將學生的感受作為重要的指標。興趣化閱讀培養主要是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程設計上,教師應選擇符合當代大學生興趣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自然地形成求知欲。同時,教師應控制閱讀量,防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疲勞,進而對英語閱讀產生厭倦。興趣化閱讀培養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將興趣化融入到每節課程當中去。

3.篇章理解閱讀培養設計

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整體把握能力,教師應該專門安排篇章閱讀理解訓練,讓學生逐漸形成英語篇章的理解能力。在課程設計上,通過挑選典型的材料讓學生練習該環節。同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和話題延伸的辦法,讓學生針對全文的閱讀進行敘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外,應注重培養學生分辨文章邏輯關系的能力,讓學生找出全文的事情發展線索,根據全文內容進行劃分章節,從而提高學生的篇章理解能力。

4.閱讀理解能力培養設計

針對大學生的閱讀課程,首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其在英語閱讀環境下的信息處理能力,提高大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中,教師應給予專門訓練的環節,例如,給出一篇課文,由學生自行閱讀,并總結出本文的大意,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教師可以給出明確的題目,讓學生根據這些題目進行文章閱讀,找出文章與題目相吻合的內容。閱讀理解訓練實際上是該課程的最基本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尋找信息的方法,能夠在文章閱讀中找出其中的核心句子,經過個人的理解形成完整的認識。

5.英語閱讀教學評估設計

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在課程設計中需要給予一定的評估手段,進而方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課后習題評估。針對課程上下文的指導,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一定數量的課后習題,評估自己課程上所學習的閱讀能力的情況。在進行課后習題評估后,學生將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并由教師統一指導。第二,課堂學習情況評估。在課堂學習完成后,教師應組織進行學習情況的調查,分析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調查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采用調查問卷,在課堂開始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好調查問卷,由學生聽完課后相應地填寫,最后由老師進行匯總并分析情況,方便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存在的問題。第三,應試評估。應試評估就是應用考試的方法進行學生閱讀專項的考查,教師按照在一定階段內學習的情況進行題目設計,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題目,根據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分析具體學習狀況。其中,題目設計應緊密聯系課堂講解方法和知識點,做到有重點考查,使應試結果能夠準確地反映學生學習能力。應試完成后,教師不僅要對考試的試卷進行評分,還應該對每位學生的學生情況給予說明,指出學生在現階段閱讀存在的問題,例如,若學生未完成試卷的最后部分或者最后部分錯誤太多,應讓學生注重閱讀速度。此外,教師應進行全班應試情況的統計分析,根據學生錯誤的具體數據,分析學生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在課堂上重點關注相應的內容。

基于閱讀理論的大學英語閱讀課程設計是一種更為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模式,它符合中國學生通過閱讀學英語的實情,通過課程設計專門的內容訓練,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閱讀的基本技能和知識點,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提升自身的英語語言水平。在課程設計上,本文研究了相關的閱讀理論,能夠為課程設計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并且設計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方法,能夠在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的研究還應該繼續加強實際調研證實,需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評價和印證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理論,在未來研究中會繼續加強該內容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顧一斌.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英語閱讀課熠熠生輝[J].新課程(教師),2010,09:117-118.

[2]郭鈞華.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2:193-194.

[3]劉思遠.英語閱讀教學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5:34.

[4]向士旭.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1,04:36-39.

[5]周書秋.圖示理論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1,4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