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傳統文化元素對視覺設計的影響
作者:榆林學院 陜西榆林 梁 鑫
發布時間:2014-06-05 11:37:08
【摘 要】剪紙、石雕、鮮艷的顏色,這些陜北的傳統文化元素,以其大膽、抽象的構成,充滿想象的設計和斑斕的色彩給觀眾帶來視覺的沖擊,也為現代的視覺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陜北 傳統文化 視覺設計
本項目由榆林學院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3YK16。
陜北地區位于黃土高原,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利,形成了獨有的陜北文化。當地人們并沒有因此而壓抑內心的情感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相反卻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創造精神,用生活化的藝術表現來豐富自己的物質世界,這種獨有的文化元素既保持了黃土高原淳樸、自然的內涵,又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給追求眼球感觀的現代設計帶來有益的借鑒[1]。
1.圖像抽象,表現力夸張
剪紙是陜北地區的傳統手工技藝,表現了人民對生活的期望,為了更好地表達這種生活感情,陜北剪紙手法并沒有單純模仿原物,而大膽地改變了原有參考物的原始尺寸比例,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創造。例如在窗花的設計中“元寶”的圖案比例明顯加大,給人以強烈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獲得更多的財富。傳統的虎頭枕上的“老虎”圖案就會變得可愛,而當放在虎頭帽時卻又變得威風凜凜,并沒有拘泥于原始參照物的約束[2]。
在處理復雜圖案時,如“龍鳳”類吉祥物的造型時,更多地選擇把握精髓,也就是眼神的處理,頭部和尾巴的尺寸,再進行整體性的連貫性處理,給人以神氣活現的感覺。在空間的處理上,也會突破原有的模仿,如蟲子鉆進樹,就會把蟲子剪得碩大,而所鉆入的大樹卻顯得相對渺小,頗有童趣的意味。傳統文化中的“福壽祿”三個字在陜北地區同樣受到廣泛的歡迎,在剪紙設計當中,將其置于突出的位置,并給予最大的尺寸比例。為了更好地突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在周圍又分別根據需要搭配上象征著延年益壽的壽桃、萬古長青的樹枝和百年好合的百合等[3]。
整體上看,陜北的剪紙出發點是人們對生活的期望值,而在造型處理上隨心所欲,沒有受到任何原有形式的限制。在風格上強調大氣為美,突出表現神意和寓意,這與江南的精致之美有著明顯的區別。從另一個側面看,也成了一種文化的符號,很容易讓人過目不忘。而在剪裁過程中簡化參照物的細節,突出最大的亮點,配以豐富的聯想,而這些都可以運用在現代的視覺設計當中。
2.充滿想象力的設計
陜北的石雕同樣有著不一樣的造型和藝術風格,既有粗枝大葉的古樸之風,體現了當地人民的大氣。石雕從生活中出發,畫面反映了人們在狩獵、放羊、牲畜等生產活動,并加入了想象,有的形象平和、安寧,而有的又表現出那種緊張與激烈的場面[4]。
石雕的技術崇尚原始的美,強調神意的展現,動物形象是陜北石雕的主要組成部分,笨拙貪吃的狗熊、認真尋找青草的羊、偶爾飛來的喜鵲,都著重表現出特有的靈氣和神意,反映了濃濃的自然和諧的場景。在整體的構成上,陜北的石雕以中心對稱,強調整體的勻整性美,很多石雕講究時空對稱,左右搭配,用層鋪的表現形式將不同時間的重大事件和歷史人物合為一體,既有交錯之感,又能潤物細無聲,避免了生澀,給人以自然的享受。
窯洞是陜北人民就地取材的標志性產物,雖然窯洞的構型簡單,但是通過構件的搭配和對裝飾圖案的藝術加工后,仍然讓人感覺到陜北人民在建設領域所具有的特殊創造力。窯洞的建筑可以單獨列為一間,也可以將兩三個連成一體。有的窯洞建筑群則是將傳統的窯洞與四合院結為一體,既符合了當地的取材和居住的需要,又暗含了中國的傳統風水文化。雖然窯洞的內部結構大都相似,但在門窗的處理上卻能體現出極高的視覺設計水平。長壽是人們最為普遍的向往,陜北人民也不例外。在窯洞門窗上,壽主要有兩種圖案表現,一種為長壽,暗含長命百歲的意味;而另一種則為圓壽,表示著生命綿延不斷。蝙蝠中的“蝠”字和五福中的“福”字諧音,深受陜北人民的喜愛,將兩字結合一起,象征著福壽雙全、幸福平安,這一設計理念在我國則獨具匠心。
3.濃郁的色彩表現
陜北地區大多為黃土高原,色彩以黃色為主,配以少量的綠色植被,比較單調。為了讓自己的色彩更為豐富,滿足內心的渴求。艷紅,大綠這種極致的顏色,配合豪爽的陜北秧歌,給觀賞者以顏色的沖擊。極致的色彩語言表現了陜北人民面對嚴酷的環境那種奔放向上,敢于斗爭的豪邁情懷。
群體的歌舞可以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力,這也是現代大型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陜北的腰鼓陣容龐大,大多數為普通農民,并沒有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只是在節日期間才會出來表演。通常著當地的掛子作為演出服,帶著白毛巾,腰扎紅綢巾,打著統一的腰鼓,雖然缺乏專業團體的整齊劃一,但是卻有著當地人民特有的陽剛之氣,整個表演氣勢磅礴,鼓點聲隨著節奏的變化時揚時銼。表演者臉上透露出發自內心的興奮,頗具感染力,讓觀看者也有種沖動,想要加入他們,與他們跳打腰鼓。
結 論
陜北地區的文化植根于當地的民情,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握生活的真諦,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對未來的向往。對現代視覺設計啟示是要從周圍的生活尋思靈感的來源,大膽敢為,勇于創新,就能夠創造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藝術品。
參考文獻:
[1]高愛香.論陜北民間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2, 31 (13): 265-266.
[2]高瑩.陜北漢畫像石造型藝術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 2010.
[3]韋鸞鸞.陜北民間布貼藝術在現代壁掛中的運用與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