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缸的故事
作者:西安市第一中學校長 史建奎
發布時間:2014-06-05 11:00: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編者按:孩子們因為用于研究生態變化而制作的魚缸被校長“據為己有”,于是向校長寫信,慷慨陳詞,鄭重其事地要求校長歸還他們的生態魚缸,而校長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滿心歡喜地以欣賞的目光審視起這些孩子來,他從信中看到了孩子們的執著、勤奮、獨立的品質,看到了孩子們的自信和勇氣,進而對教育進行深入反思。一封寫給校長的信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學生的擔當和膽識,一封回信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校長的襟懷和境界。
這個故事發生兩個多月了,盡管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群體中講了不少遍,但從來沒有厭倦過,反而有一種一吐為快、次次新鮮、如數家珍、樂此不疲的美感。我在為孩子們驕傲的同時,也在為我們師生間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而深感自豪。
故事起因是孩子們用于研究生態變化而制作的魚缸被校長“據為己有”了。以下兩封信,便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尊敬的校長:
您好!我們是高二年級生態缸制作小組成員,聽老師說我們的魚缸有幸被您和其他兩位校長看中,并被同學抱入辦公室,但我們還是希望您將它們歸還給我們。
那個生態缸的材料是我們小組成員花了整整幾個中午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廢寢忘食,并且凝聚了我們整個小組的血汗與智慧,首先我們舍不得!其次,當我們做好它并將它擺放到窗戶前時,全校的老師和同學都能欣賞并享受它的美,而您與其他兩位校長卻將它們收為私人所有,并且我們與全校老師并不知情,試想一下:當您與其他兩位老師在獨自欣賞它們的美時,我們全校師生不就無法欣賞了嗎?正如花園中的花兒,您摘一朵,他摘一朵,別人又該怎么欣賞呢?
最后,我們還想說,我們做它還有一個目的是觀察與研究,為的是更好地由一個小生態系統出發觀察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而不是僅僅為了擺設,我們常常拍照作記錄,而如今生態缸沒了,我們又該怎樣進行以后的研究與觀察呢?
所以希望您看到這封信后,能及時與其他兩位校長協商后將三個魚缸如數按時歸還。獨美不如眾美,獨樂不如同樂!望您向其他兩位校長轉達并理解!謝謝!
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高二生態缸制作小組
二零一三年三月四日
親愛的同學們:
收到你們的來信,我非常開心!讀完信的內容,我更是滿懷激動,立即與其他兩位老師溝通,決定按你們的要求立即歸還(你們最終有理、有據、有節地說服了我,把魚缸放在老師的辦公室里和老師一起研究)!我們共同分享了因你們的自信、主見和勇氣而帶給我們的愉悅。我在全校教工大會上全文宣讀了你們的來信,在老師中引起的震撼同樣令我振奮,我真誠地感謝你們!
一個人,能夠以執著、專注、勤奮的態度,獨立、合作、協作的精神,忘情地投入于一件事情,就會在自覺、主動的行為中盡情揮灑才能,張揚個性,彰顯精神,并從中繼續享受發現的樂趣。肥沃愛好的土壤,滋養科學精神,而潛能的激發,創新能量的釋放以及不畏艱難、不懼挫折、不輕言放棄、敢于挑戰、敢于勝利的信心在日積月累中終會形成。“好習慣成就人的一生”,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更愿意和你們一起在堅信中邁開大步前進。
你們書信的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弄潮兒向濤頭立”的壯志凌云躍然紙上,寬闊的視野以及對于社會責任的擔當,在孜孜不倦地鉆研中,在你們的現身說法中體現著當代中學生迷人的風采。
尤為重要的是,在這種同伴互助與師生交流中,我們彼此都感受到融洽的氛圍有利于達成共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我們積極倡導的“民主、平等、尊重、包容 ”等理念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自覺的行動,而“教學相長”的魅力也會轉化為師生間朋友式的關系,讓我們更能夠在學校生活中體驗發現的快樂,感悟合作的快樂,同時,也在勞動體驗中學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共同分享勞動成果。
你們的言與行,在某種意義上正在逐漸顛覆傳統的“師生觀”,你們在用言行向傳統觀念提出挑戰,一種新型的“師生觀”正在敦促我們在繼承“尊師重教”、“尊師愛生”、“尊老愛幼”等優良傳統基礎上吸納新的富有活力的文化元素,那就是基于“民主、平等、尊重、包容”考量的“教育觀”、“師生觀”,這也是“教學相長”生命力的延伸和拓展。
我還想向你們說明的是,你們對于研究的熱衷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從事學科研究的精神,以及對于未知世界的求索精神,正是我們著力培育的校園文化精神的組成部分,而校園文化在方向上的指引、動力上的牽引和精神上的支撐,會促進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走得更穩,更好,更快。
你們處于風華正茂的年齡,思想單純,思維活躍,精力充沛,上進心強,特別是那種舍我其誰的勇氣和力量,本身也是一種資源,一種氣場,一種感染力。生活在你們中間,我們也和你們一樣,是充實的,快樂的,更是幸福的。所以,我愿你們繼續堅持并帶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和老師們更是樂于加盟。
只要堅持,必有收獲。你們已經和正在收獲的不僅是基礎知識的嫻熟運用,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基本思想的構建和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不僅是學業上的進步,同窗的友誼,師生的情誼,還有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擔當意識、社會責任感的逐日提升。這些都為你們以后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諧發展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借此機會,我還想向你們解釋,從你們熱愛的老師那里得知你們的實驗研究告一段落后,你們熱愛的老師為了展示你們的研究成果,讓我和其他兩位老師分享你們的成果,所以沒有完全征求你們的意見,就讓其他同學把生態缸搬入我們的辦公室,這種做法不妥,我代表兩位老師向你們表示歉意。
當然,我還想向你們說明的是,看到你們制作的工藝品如此精美,我們更為有這樣的學生而自豪。我不錯過任何一次機會地向每一位來訪的家長和同事介紹著你們的名字(魚缸上貼著你們制作組成員的名單)和學校的發展態勢。我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向你們的學科老師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和你們召開座談會,征詢你們的意見,準備協同學校有關部門購置必需材料,以你們為主,開展生態系統研究和美化校園環境活動,鼓勵老師也加入到你們的團隊中去,擴大師生參與面和研究范圍,更為重要的想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你們也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加盟者和授課者,為你們提供更好的平臺,讓你們成長得更健康,學校因你們而變得更美麗。
再次謝謝你們,以后有時間聊。
你們的校長、老師和朋友
二零一三年三月九日
這個故事沒有結束,它也如同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一樣,以勃勃生機和繼續發酵的方式顯示著蔥蘢的生命力。故事在孩子們中間引起的反響令我動容、欣喜:孩子們以飽滿的熱情繼續投入到研究之中,并且將這種熱情逐漸擴大到各個學科領域:“雞蛋撞地球”精彩紛呈的演示, “重力拉運車”制作的奇思妙想,“激揚青春,徒步城墻”活動中表現的文明素養……可圈可點,可贊可嘆。
家長們在分享孩子們勞動成果的同時,以愉悅的心情主動關心學校發展的人數增多了,來訪的頻率增強了,師生間、家校間交流暢快了,“家校共育”不再是期待,而是逐漸轉化為生動的現實。
而孩子們的信件在教工大會上宣讀后,引起的反響更為強烈,成為這段時間老師們交談的主題,孩子們的言行在促使我們更多地反思教育。這個故事背后的教育價值遠遠不止呼喚傳統教育觀念的改變和手段的更新,在資訊特別發達、國際化趨勢日益凸顯、多元化發展紛紛崛起的新形勢下,究竟什么是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不僅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并踐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向孩子們學習、向書籍學習、向實踐學習的意識,并能夠時時反躬自省,把想和做結合起來。這樣堅持一路走下去,我相信我們倡導的“幸福教師,快樂學生,卓越學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一定能夠轉化為積極、扎實、創新的行動,我們的教育夢必如校園池塘邊的荷花一樣,一天比一天燦爛。
